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课程民主
□ 张志勇
国外许多学校教师上课有课程大纲,却没有统一的教材,至于用什么教材教,属于教师的自主权。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学格局。这里的“纲”,就是国家规定的统一的教学大纲,这里的“本”,就是国家规定的统一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要依“纲”扣“本”,可以说,教师没有任何课程自主权。
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把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并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最重要依据。至于选用什么教材,则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师选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句标志性口号。从过去的“一纲一本”到现在的“一标多本”;从过去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到现在的“用教材教”,改革背后的深意在于授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课程自主权。
(作者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通过课程改革建立新的文化
□ 刘 坚
把中国基础教育放在国际背景下考察,我们最缺乏的是好奇心和求知欲、质疑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基本的公民素养。创新精神、质疑能力不是依靠某门课程就可以训练出来,而需要在民主、平等的文化环境中熏陶,需要在对每一个个体充分尊重的基础上孕育而成。
新课程最重要、最本质的追求就是通过课程改革,建立一种新的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学习文化、管理文化。希望借此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开放、科学、平等、对话、协商的建设性新型伙伴关系;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影响学校,通过学校影响下一代,通过下一代影响每个家庭,从而向全社会注入新的文化元素。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
优化课程的五个原则
□ 李希贵
如何进一步优化课程,优化课程的原则是什么? 一是学生。这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标尺,看看北京十一学校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学校行动纲要》,就是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让每一个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二是取舍。我们必须突出重点,有所取舍。不会放弃,最终就会导致优柔寡断,想要的内容反而无法突出。为了瞄准最核心的目标,为了最重要的价值追求,就应该有所放弃。
三是融合。当课程越分越细的时候,学生就容易被分裂,容易首鼠两端,我们必须注重融合,摆在学生面前的应该是非常简单的课程,不是所有学生都需要选高端课程。究竟什么样的学生可以选择呢?只要我们有所取舍、敢于放弃,就可以融合并呈现给学生最简洁的课程选择。
四是系统。我们要对教学链和学习链进行全面系统的观照。如果对学习链的研究跟不上,我们就难以培养创新人才,难以培养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难以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的学生,难以进行深度学习。
五是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我们才懂得如何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但知道了去哪里,又不能莽撞,我们要在整个大社会环境下循序渐进,所有的步骤都必须符合育人的目标,不要走歪了道路,不能期待马上见效。
(作者系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
突出课程的内在价值
□ 黄向阳
学校课程圈定的每一个学习领域均有多方面价值,在课程实施中,实现哪一种或哪几种价值,取决于教育过程当事人具体的价值取向。全面实现课程的多元价值,有赖于每个教师对所实施的课程持多元价值取向,并且在课程实施中有意识地进行价值整合。调查结果表明,在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的背景下,我国教师的课程价值观也逐渐呈多元化特点。尽管不少教师对课程价值取向缺乏清晰的自我认识,但事实上,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受多种价值取向的支配。问题在于,中国有着“学以致用”的悠久传统,不太重视知识和学习的内在价值。如果我们不仅希望培养出大批能够自如地运用学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财富的实干家,而且希望培养以追求真理为直接目的,不断探索人类未知领域,不断取得发明、发现和创造的学者、科学家、思想家;或者,如果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人不仅有真才实学,以及学以致用的习惯,而且有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为追求真知而不断探索追求真知的意识。那么,不仅要强调课程的外在价值或功利、有用性,尤其要突出课程的内在价值。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课程是在教室中创造出来的
□ 佐藤学
所谓课程,是指学习的经验、学习的轨迹、学习的履历。因此,“创造课程”并不是制订“目标”或“计划”一览表,而是要实际创造学习的经验。课程并不是在办公室或教研室创造出来的,而是在教室里一天天慢慢创造出来的。因此,即使课程在一学年或一学期开始前就准备好了,但从本质上说,它是在一学年或一学期结束后作为“学习的履历”而被创造出来的。如此,课程的独立性、个性也不过是每天都在追求的“教学”与“学习”的独立性和个性而已。“创造课程”可以通过三种活动进行:一是学习经验的“设计”,二是创造学习经验的“教室实践”,三是对这种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和评价”。毋庸讳言,这三种活动的中心是“教室实践”。因为,课程是在教室中创造出来的。
(作者系日本东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