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编者的话读懂课堂

[db:作者]  2016-08-17 03:23:22  互联网

    这是一个真实的课堂细节。

    一次公开课上,执教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不少学生张大嘴巴很配合地回应着。

    “这位同学你来说。”教师看着距离自己最近、一直在说话的一名学生说。

    奇怪的是,这名学生却坚定地摇了摇头,拒绝了老师。教师的表情流露出一些意外,进而自然地将目光转向了其他举手的学生。

    这是一个不易察觉的课堂细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细节深深击中了观察者。

    当教师把目光转向另一名学生的时候,也就中断了与这名学生的连接。而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都是在不断连接中发生的。

    我在想,这名学生到底在想什么?他在担心什么?又在回避什么?为什么不能安心地讲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他怕说不好吗,还是没有勇气说,抑或刚才大声说的时候是在“滥竽充数”?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猜想,如果没有与这名学生的坦诚对话,我们永远无法分析出这一细节背后的真相。

    其实,这样的课堂现象并不鲜见。太多的课堂情境并不支持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尤其是那些看起来粗糙的表达。也许,教师们总在寻找那些精彩的回答、正确的表达,久而久之,学生早已能够准确揣摩教师的心思。

    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太在意顺畅的课堂,是否已经习惯了忽略这样的沉默。一位真正读懂学生、读懂学习的教师,一定会对每一名学生的发言都充满期待和信任。

    然而,在发现学生、倾听学生方面,在真实地面对课堂问题方面,我们关注得实在不够。有人曾这样概括课堂上教师的特点——嘴长、心急、耳朵短。所谓嘴长,就是说得过多;所谓心急,就是不善于等待;所谓耳朵短,就是倾听得不够。正是这样的不足,让课堂丢失了我们原本应该追求的核心素养。

    这样的课堂细节,我们需要拿出来研究,研究背后的真相,研究解决的方法。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读懂课标、读懂教材,更要通过系统的研究读懂学生、读懂学习;不仅要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知识的硬实力,还要有帮助学生觉醒、发现学习意义的软实力。

    于是,从方法和策略出发,本着引领性和工具性原则,我们开启了关于“课堂策”的策划之旅。一切改革都需要愿景引领,也需要策略护航。课堂也一样,在朝向理想课堂的路上,我们越来越发现,许多时候,不是理想不够,不是理念不够,也不是动力不够,而是策略和方法不够。我们的研究太热衷于追逐新的理念,而缺乏策略研究,缺少方法接引,缺少具体的路径转化核心素养。

    建设好课堂太需要具体的方法论给予支持,太需要具体的策略加以实现。我们大致从3个维度梳理课堂策略。

    一是读懂学生。教师的第一素养应该是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读懂学生的素养,研究学生才是教师成长最重要的课程。正像老中医,不仅要熟悉药材,更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把准病人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教师也一样,读懂学生才能因材施教。那么,到底如何读懂学生,认识和读懂学生的方法到底有哪些?

    二是读懂学习。不知学,何以教?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是能教会学生学习的,而非教知识,一定善于用学的方式来教,从学的规律出发认识教的规律。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一套“学习学”,让学习变得更高效、更简单、更有趣,可以更好地实现深度学习,实现高质量的学习。教师只有成为一个懂学习的人,才能成为学习中的首席。那么,学习到底是如何发生的,真实的学习是怎样的,学习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借鉴?

    三是读懂教研。教而不研则浅。《学习的革命》作者之一珍妮特·沃斯博士说过,“学校如不飞速改变,就会全面崩溃”。教师也一样,如果不带着研究的思维去教学,就可能被学生淘汰,被时代淘汰。那么,教师如何为谋变课堂而研,哪些教研方式可以更好地直击问题的核心,可以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如果您对以上问题产生了共鸣,就请打开我们的“课堂策”暑期专刊。3个维度的分析和策略呈现,坚持“理念为先,策略为要”原则,希望能为您的课堂护航,并通过这些策略让核心素养在课堂顺势生长。

    如果从读完这期专刊起,您开始带着研究的思维尝试去读懂学生,并与学生一起思考学习、思考课堂,开始积累更多策略来改进课堂的时候,这便是我们编辑“课堂策”的意义所在。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2-13/xw_2100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