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纳什维利说:“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没有哪一个教师,能够在学生人数任意增加的班级获得同样的教育效果。”在现有条件下,在人数较多的班级里,应该让孩子做好哪些准备才能收获自信与成长?本期刊发江苏省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教师郭文红的第四篇文章——
——————————————————————
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在《孩子们,你们好!》一书中,针对班级人数是这样阐述的:“在只有一个儿童的班级里,他就会感到孤独,生活枯燥乏味,没有乐趣。如果他处在一个25名儿童的班级里,他就能像其他儿童一样,成为一个其他儿童所需要的人。同时,他有他自己的个性,在这样的班级里,生活对他来说是快乐和有趣的。如果他处在一个45人的班级里,他充其量不过是很多儿童中间的一员,别人不很了解他,他自己也不了解别人,因此,他又成为孤独的、没有乐趣的了。为了使人了解他,为了使人尊重他,他就会尽自己一切可能竭力用种种办法来突出自己。”
阿莫纳什维利还说:“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没有哪一个教师,能够在学生人数任意增加的班级获得同样的教育效果。”
从阿莫纳什维利的阐述中我们发现,最合理的班级人数应该是25人左右,这样的班级可以让教师有精力也有可能“体贴入微地爱护儿童的心灵,不是公式化地对儿童施行教学和教育的大规模生产车间,而是用心塑造儿童心灵的每一个最微小的部件,使他们心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溢着热爱人的激情”。
对于阿莫纳什维利的观点我非常认同。我自己曾经在一所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工作,当时带的班级仅有23个学生。那时候,我每天都能和每个孩子说上话,每节课都会抚摸每个“小脑袋”,我可以平静地处理班级发生的各种事件,甚至每个孩子的作业都可以实现面批……
教师的工作平静而有序,学生的生活安稳又宽松,很少见吵吵嚷嚷、你推我搡的场面。教育教学工作显得从容又有生趣,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教师的亲切关怀。
但是在现有条件下,在人数较多的班级里,我们应该让孩子做好哪些准备才能不受干扰,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加强专注力的训练。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小学生,还不能长时间集中于某件事,注意力很容易受到不相干事物的吸引。在人数较多的环境里,干扰因素也比较多,孩子更容易“走神”,专注力的缺乏妨碍学习效果。因此,孩子入学前,家长要试着让孩子聚精会神做事情,将专注力的时间练习到一节课时长。
加强倾听训练。倾听是孩子接触社会、接受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父母可以采用“一边听一边挑错”“一边听一边想”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会倾听,平时和小伙伴玩耍或者和父母对话就要注意倾听,听明白了再回答。能够听懂指令与要求,是孩子在大班额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的最基本条件。
加强规则意识的培养。按照儿童年龄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孩子对言行举止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暂时还不能了解、认识社会规范,不懂得个人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而在人数较多的环境中,秩序和规则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家长能够加强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相信孩子会迅速适应新环境,不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
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班级人数多,教师工作负担重,孩子为了让人了解他,很可能会采用自己的方式获得关注,但有时候可能因为不得体而事与愿违。这个时候,需要家长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今天我很不高兴,因为同学不归还橡皮”。
注重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沟通。孩子一旦出现情绪问题,家长需要在理解老师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合理引导。比如家长可以这样引导孩子:班里有那么多同学,老师不可能每节课都请你发言;老师下课也有许多事情要做,不能及时处理你的物品丢失问题,你要体谅老师等。与此同时,家长要及时与班主任联系,理性客观地加以沟通,既不要一味“护犊子”,也不要对孩子的诉说不理不睬。只有家校携手,孩子的认知才不会出现混乱,才不会影响到后期的学校生活。
发展孩子的个性爱好。每个孩子都渴望与其他孩子交往,在同伴中找寻自己的位置。那么,拥有一个兴趣爱好,无论是绘画、足球、踢毽子,还是朗诵、游泳、做手工,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锻炼孩子的学习技能,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也可以使孩子在同伴中获得自己的地位,从而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阿德勒说:“很多孩子给人感觉智力落后,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有太多的事要做,从而没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孩子,或者因为水平有限而无法好好教育孩子,从而使孩子没有为上学做好准备。孩子在学校的失败不能仅归咎于学校体系的无效,也应该看到因为孩子准备得不充分。”
亲爱的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所在班级人数较多,请你细心为孩子做好上述几点准备。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请你帮助孩子在信心满满的状态下尽快适应班级环境,为美好的学校生活奠定基础。
(郭文红,江苏省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斯霞奖获得者,南京市德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