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初期,一些教师在学校的要求下实施分组学习,问题往往接踵而至:课堂秩序比以前乱了,自习课学生正好围在一起说闲话,班级管理难度更大了。那么,为什么要分组学习?
其实,分组是管理最基本的思路。假设一所学校有1000名学生,而且这1000名学生都需要校长负责管理,我们看校长是怎么做的:先把1000名学生分成三个大组,每组300多人,然后选出3名年级主任,一人分管一组。这样,校长由管1000人变成了管3个人,管理难度大大降低,管理效果可大大提升。如果哪位校长不放心别人,非要自己管1000人的迟到、卫生、作业……可以想象,累倒也管理不好。秉承这样的理念,年级主任又把分管的300多人分成8个组,每个组选一名班主任负责管理。这样,每个年级主任由管300多人转化成了只管8个人,同样是管理难度降低了,管理效果提升了。这样,每个班主任就要分管40多个孩子。如果班主任不学习校长的思路,那么三级管理层最忙的就是管学生人数最少的班主任,而最轻松的则是管理学生数最多的校长。
其实,班主任也在分组,比如值日组。管理卫生可以这样,管理别的为什么不能这样呢?班级的纪律、文化建设、学习成绩等,其实都可以这样。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把班级的学生分成值日组、学习成绩组、文化建设组、纪律组等,恐怕又要乱了,班主任又要管理许多人。所以,就要想办法将所有的小组整合为6个组。怎么整合?找到主线,突出主线,兼顾其他。
这里给大家几条关于班级分组学习的建议:
分组的心理基础是信任学生。分组就是要把管理组织的权力交给学生,所以前提是信任学生;如果不信任,那就不要交,表面交了实际还是自己操纵,那一定办不好事情。其实学生是很有才华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建立什么样的平台就会诞生什么样的人才。而且学生更了解学生,学生更懂得学生,学生之间的脉搏跳动次数更接近。但大家也要记住,信任不等于大撒把,信任更需要培养。分组后没看到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简单处理了这件事,没做足耕耘就忙着去收获,岂能如愿?在分组这件事情上,需要我们下很大的功夫。
分组的关键是选好小组长。小组长是领头雁,是一个小组的灵魂。小组长要敢负责、愿奉献、有方法、会沟通、能忍耐,小组长一定是诚实的孩子,在学生中有威信。小组长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可能动态的更好,大家都有锻炼的机会,“人皆可为尧舜”。
运行的关键是对小组长的培训。小组长选好了,下一步关键是培训。一个班里你理想中的人选一定很少,可成长为理想中的人又一定很多。怎么成长?通过培训。对工作非常胜任的人一定很少,而经过塑造能胜任的人又一定很多。怎么塑造?通过培训。没有培训一定没有良好的运行,尤其是开始的一段时间,而培训还要由始至终,因为成长是无止境的。
长期良性运行的保证是小组制度。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引领者,如果是短时间,一个好的小组长就可以领导好一个小组,但若想长期良性发展,希望每个小组都良性发展,必然要依靠制度。制度怎么产生?先组内民主,而后集众人智慧。制度是刚性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好制度在好效果中最多占1/2的权重,另一半是好的执行。
向心力产生的土壤是小组文化。制度能保证沿着一个方向走,而走的动力是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文化。所以小组文化建设特别重要。怎么建设?是不是起个组名,设计个组徽,确定个口号就行了?绝对不是,那最多是个外壳,没有触及本质。可有的地方真走到这里就停了,分组没有效果就很自然了,甚至出现负效应也就可想而知了,形式主义害死人。小组文化是小组的共同信仰和追求,是小组的核心价值观,比如诚实、勤奋、包容、敢于担当。文化是积淀是传承是浸润,更是集体践行,绝不是很快就能写出来的一个东西。
处理好小组的竞争和共融是对班级智慧最大的考验。小组建立后,最初可能更多是抓竞争,比如有人想到课堂给小组打分,并给予奖励,但时间长了会发现,小组对此慢慢冷落直至麻木,想再多的办法都没用。于是,我们开始抱怨学生懈怠,其实主要原因是我们抓住了竞争而忘记了共融,共融才是我们的目的,竞争只是实现的手段。竞争产生动力,帮助也会产生动力,这个度太难把握了,但却又不得不把握好。大家别忘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成长才是我们的目的,分组只是一条路径。
(作者单位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