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综合式研究是趋势

[db:作者]  2016-09-14 05:39:15  互联网

    在我看来,当下上海市部分高中大面积开展研究性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启,也不是单纯为了适应新的高考模式,更多的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形态的延续与深化,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进一步落地的举措。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走向深水区,基础教育领域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培养,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征求意见稿)》将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表征为九大素养,其中突出强调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不言而喻,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目前中外研究性学习实践来看,开展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其一,将研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近年来,随着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入课堂,不少学校的各科课堂形式悄然“变脸”,除有效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其二,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单独开设。在广州市,有的学校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使用广东省统一组织编写的教材或校本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间非常灵活,有的安排在平日的课堂教学,有的安排在周末或假期。

    其三,以主题、项目或课题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学校作为中山大学附中,享有得天独厚的人力与物力资源,聘请相关专业教授指导学生开展“珠江水质调查与治理”课题研究。每届高中学生都从不同的切入点,把课堂所学的有关知识与珠江因水污染导致的社会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不同的小课题研究。通过这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问题解决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此外,纵观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动态,研究性学习已深度融合到一些学校的课程之中,并强调各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可以预见,跨学科、综合式的研究性学习,将是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感到欣喜的是,相比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初始阶段,目前我国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有了更好的基础与环境。首先,近年来,各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积累了大量有益的实践经验,为研究性学习的深入提供可借鉴的参照,让学生少走弯路;其次,当今社会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的资源更加丰富,为学生走向社会敞开了大门;再次,各地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需要特色课程给予支撑,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使课程特色化。这样,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拓展与延伸的空间;最后,在大数据与“创客”时代,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走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将更加多样化与个性化,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2-15/xw_2133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