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龚印海: 乡村教师的“酸碱盐”故事

[db:作者]  2016-10-12 05:25:21  互联网

    “做教师并不简单”

    “有些人做教师,背后有一堆理由。但我的理由很简单:当时我们这个地方缺教师,我又挺喜欢这个职业,就报考师范了。”没有矫揉造作,说话直来直去,这是龚印海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1997年,龚印海从天津市武清师范学校毕业后,分到距家不远的崔黄口镇后巷初级中学教化学。

    提起刚来学校的情形,龚印海顿时来了精神,音量提高了许多:“当时学校还是平房,学生都是来自周边农村的孩子,别看地方小,但一个年级有300多个学生呢。”

    那时,龚印海刚20岁出头,每天上完课就骑个自行车在崔黄口乡一带穿行,日子过得不咸不淡。偶尔有一天,龚印海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要不放学后到孩子们家里去看看。”他当即行动起来,就这样开始了从教的第一次家访。

    但这次家访在龚印海的脑海留下的印象并不美好,拿他自己的话说:“太失败了。与家长聊了一个多小时,竟不知道我干什么来了,临走还问了我一句‘你是老师还是什么人’?”正是有了这一次失败的家访,龚印海开始认真地看待自己从事的职业。

    “做教师并不简单。”龚印海渐渐明白,要做好一名教师,首先要学会与人打交道,搭好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桥。

    从此,龚印海的床头、案前添置了许多教育类、心理学类书籍: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孙云晓的《让孩子互相学习:独生子女教育成功之路》……

    龚印海不仅爱上了读书,而且积极拜老教师学艺。他最先想到的是读初中时的班主任,至今忘不了班主任育人的情景。有一次,班上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生病了,疼得在宿舍床上直打滚,班主任得知消息后,二话没说就从附近村民家借来小推车,把学生往医院送。经医生检查,学生得了阑尾炎,需要做手术。班主任一边通知家长,一边垫付了医疗费,并在医院悉心呵护。

    “那一刻,班主任就像父母一样可亲。”龚印海说,“不管成绩好坏,在他眼里,我们都是他的孩子,他对待每个学生都是一样好。”

    为此,龚印海特地到老班主任家里,把自己的职后困惑和盘托出,请他为自己排忧解难。

    那天,龚印海受益匪浅,当晚他辗转难眠,在笔记本上写道:“做好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与学生真正平等交流,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要找到与家长和学生沟通的诀窍,方能找到教育的引导之门。”

    “乡土味儿”的化学课堂

    龚印海选择做化学教师,与他从小爱捣腾小实验不无关系。生活在农村,许多实验可以就地取材,如制造氧气、收集沼气、高锰酸钾溶解实验等。

    到了后巷初级中学,龚印海每年给学生做的化学实验不计其数。有些化学试剂,如浓硫酸、浓盐酸等领用很不方便,每次都必须履行严格的报批手续。尽管如此,龚印海不怕麻烦,每次实验前写好申请单,然后到武清设备处领取药品。做完实验后,还要将多余的药品送还回去。

    想到自己小时候的经历,龚印海琢磨:农村学校能否就地取材,从学生自己可以做的实验入手,让他们既了解到实验物质的性质与结构,又能了解化学的实用性,从解决生活需求中提升学科素养呢?

    说干就干。龚印海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叫“烧不坏的手帕”。实验器材很简单,一条手帕配上烧杯、酒精灯和夹子。龚印海和学生们围在一起,在烧杯中放入一定比例的酒精和水,摇匀后把手帕放到溶液中浸透。接着,学生们用夹子将手帕挑起,慢慢放到酒精灯上点燃,手帕燃起了火苗。但令学生们诧异的是,手帕没有烧坏,依然完好无损。

    “为什么手帕烧不坏?”龚印海问学生。

    “因为有水。”

    “因为酒精能挥发。”

    “酒精挥发把热量带走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议论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龚印海并不多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学着归纳总结,最后他再揭晓谜底:酒精因燃烧产生热量,但被水蒸发时带走了一些,所以火苗的温度无法达到手帕的燃点。此时,学生们不禁恍然大悟。

    像这样,龚印海还让学生尝试用碱面洗碗,用棉纱布、鹅卵石等自制净水器,用枝叶杂草发酵制作沼气,将蚊虫叮咬过的地方涂抹上肥皂水……

    这些来自于生活的小实验,简单易行,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再加上龚印海的讲解和启发,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蒸发、过滤、中和反应等化学术语,而且逐渐对化学学科有了自己的感性认识。看着学生们一点点的成长与进步,龚印海心里乐开了花。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龚印海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情境设问、媒体展示、合作探究、交流实践教学,这些都是他在教学中摸索出来的环节,学生也逐渐变得乐学、善学。

    2013年,龚印海在双优课评比中获区级二等奖,《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在优质课评比中获国家级二等奖;2014年,龚印海的课堂教学被评为化学优秀课……各种成绩纷至沓来。

    但龚印海没有为此沾沾自喜,他希望给孩子们每天带来全新的课程和不一样的思路。有骨干教师培训的机会,他都尽力争取参加;有专业课观摩活动,他往往是学校第一个报名的人。

    几年的努力,龚印海拿到了天津师大中文专业和东北师大化学专业两个本科学历证书。同时,他指导学生做的科研论文《化学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的应用》,荣获国家级教研成果三等奖。

    “酸碱盐”中育人路

    龚印海不仅在学科教学上肯钻研,而且在育人方式上善于琢磨。

    在后巷初级中学,龚印海是全校自发家访第一人。当初第一次家访的失败经历,并没有让他放弃。他用教化学的招数,进行分解、还原、析出,最后找到了解决之道:做足功课,家访前做好预案,想清楚要与家长说什么;家访中要注意观察和分析,将问题向家长说明点透;家访后及时总结,与家长就如何培育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家访中有了好点子,他赶紧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

    家访让龚印海慢慢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学生小孟性格内向,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一向独来独往。通过家访他了解到,小孟的父亲在浇地时因线路漏电不幸身亡,母亲在一年后也出走了,小孟与年过八旬的奶奶相依为命。得知这一情况,龚印海到学校为小孟申请了政策救济。每到周末,龚印海就会到小孟家与他奶奶谈心,每天在学校给小孟辅导功课,并给他买营养品、学习用具,还时常请小孟到自己家里做客。

    终于有一天,小孟哭着对龚印海说:“老师,自从爸爸去世后,还没有人这样关心我、疼爱我。我能叫您一声‘爸爸’吗?”龚印海紧紧地搂着小孟,感动得热泪盈眶。

    如今,小孟已经顺利考入崔黄口高中。

    对学生无私付出,而对自己的孩子,龚印海深感愧疚。女儿被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让龚印海十分痛苦,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只能坚强面对。他和爱人把女儿送到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经常要往返于学校与医院之间。尽管如此,他从没因家事请过一天假、误过一节课。

    看到自己女儿艰难的成长经历,龚印海扪心自问:教师要爱生如子,要学会以宽容的态度面对不同的学生,有的学生只是反应慢一点,基础差一点,但只要他们肯学习,教师就应该不厌其烦地教导他们。

    有的学生在课堂不善于表达,龚印海就利用QQ、微信与他们联络,为他们打气加油。有的学生心里有点小疙瘩,龚印海就带他们在学校操场散步,或者有意识找一些名著、美文给他们看。

    “多站在孩子角度想问题,有了学生立场,心气才顺畅,再大的问题也能想得通。”龚印海越来越体会到育人的分量。

    每天教完学、备完课,龚印海喜欢在走廊上静静地看着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看他们笑着与自己告别,离开心爱的校园。

    这一刻,他的心里感到无比充实。

    在龚印海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氧分子”,有了他们,自己的“酸碱盐”故事才有滋有味。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2-16/xw_2158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