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城市拆迁扩建的大背景下,位于县城或城市边缘的农村乡镇的中小学校,由于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发展机制,吸引力不足,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生存日渐艰难。
教师“僧多粥少”,学校渐变“养老院”。城郊学校距离城区较近,交通便利。许多农村教师考不进城,就千方百计调到城郊学校,日积月累,城郊学校教师越来越多,而学生却越来越少。在造成教师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候鸟”型教师随之出现——一周几节课,有课就来,没课就溜,甚至有的教师兼职、经商,教学能力慢慢退化。
学生“双向择校”,生源数量、质量急剧下降。在新增人口普遍较少的情况下,学生择校成为城乡生源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种择校是双向的,一方面由于城郊和城区优质学校距离很近,众多优秀学生不断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城区学校的“问题学生”被不断“逼”走,城郊学校就成了“问题学生”转学的首选,这无形中对城郊学校的管理造成冲击,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资源浪费”,大树底下无阳光。在城市不断拆迁扩建、交通逐渐发达的今天,城郊学校的生存空间日渐缩小。如果城区优质学校是一棵大树,那么城郊农村学校就是靠近大树的小树,随着大树的枝干日渐伸展,小树的阳光雨露便被大树剥夺。城郊学校的“地盘”越来越小,最后“我的地盘我做不了主”。长期在城区优质学校的阴影下生存,教师的自信心和工作热情慢慢消失殆尽,产生破罐子破摔思想,在教学上敷衍了事,时间一长也会引发辖区学生家长的不满。
我调研了几所城郊初中,发现学校距县城很近,优质生源流失严重,造成一些教师工作积极性下降,教学质量严重下滑,于是恶性循环。有的城郊学校个别班级一夜之间学生走掉一大半,导致学校大量硬件设施闲置,甚至成了空壳学校,与城区学校学生挤破头形成了鲜明对比,教育资源白白荒废;有的教师没有学生可教,一周几节课,大量的教师资源被荒废,而真正的山区和边远学校师资力量却紧缺,这与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诉求又背道而驰了。
那么,城郊农村学校怎样突破重围起死回生?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在做好均衡建设的同时,在政策管理层面出重拳,严格按师生比例配置教师,对城郊农村学校富余教师进行分流,让他们到需要的地方去,做到人尽其才,绝不允许人浮于事;对已无存在理由的空壳学校,果断撤并,对闲置校园进行租赁或拍卖,收回国有资产,做到物尽其用。
二是城郊学校要锐意改革,积极创新,走一条以特色取胜的路子。在生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尝试小班化教学,积极探索寄宿制办学模式,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运动会、校园文化周活动,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让学生的生活与成长丰富起来;组建学生家长理事会,团结所有学生家长,争取家长的支持,让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家校联合共同办好学校;在教学上实行校长负责制、班主任聘任制,上级聘校长、学校聘班主任、班主任聘教师,强化每一位教职工的责任心,把教学业绩和绩效工资挂钩,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原则,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三是城郊学校教师要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与时俱进,尽快通过培训学习提升,提高自己的学养。在教学上勤奋耕耘,积极探索,走教学研结合的道路,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与城区教师的差距,为下一轮深化教育改革做好准备。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校和工作负责。
总之,只有师生、学校、社会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建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城郊学校,真正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舒城县柏林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