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当下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莫过于——结果性评价往往过于武断,过程性评价往往过于虚幻,主体性评价则往往过于烦琐,从而导致了学生评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局面。某种意义上说,评价既是一种学习促进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成长方式。既然教育的根本指向在于学生的自我成长,那么要改变当前教育评价存在的虚化和弱化倾向,本质上就在于学校和教师必须回到问题的原初,千方百计调动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又作为评价对象的主动性,将评价的理念、方式与工具交给学生,切实培养学生“自评价”的习惯,不断强化“评价自觉”,努力掌握评价“武器”,过一种“有评价”“会评价”的成长生活。
学会建立“在变化中”的期待
成长首先是一种变化,如果学生对变化没有信心和期待,则所有的评价毫无意义。
一是善于树立“想变化”的动机。任何成长都是一种从当下“去远方”的过程,只有让学生自己“想改变”,才能不断形成“去改变”的强大内驱,进而实现自己与过去、与当下的一次次告别。
二是善于明确“能变化”的方向。任何人的成长,“想不想”是前提,“能不能”是关键。这里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教给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分析形势的方法与能力,不断驱使他们向着可能的变化前行。
三是善于关注“有变化”的细节。成长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学生自我评价力的提高,更多表现在身处困境、逆境时仍然能够看到希望之光。为此,特别要教给学生在平淡的生活或者艰苦的学习中体会细节变化的能力。点滴的细节变化,日积月累一定会汇成生命成长的洪流。
学会激发“在学习中”的状态
毋庸讳言,不管成长是怎样不同的变化,作为学生,其根本的基础仍然在于学习力的培养与提升。许多学生之所以成长不够顺利,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学习常常“不在状态”。怎么解决?
一是善于激发、维持自己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发生与持续,首先在于兴趣的培养与维持。为此要帮助学生切实培养、保护好自己的好奇心,努力寻找学习的兴趣点,努力让“兴趣盎然”不仅成为学习的常态,更成为生命的常态。
二是善于投入、倾注自己的精力。“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善于观察倾听、积极投入专注是学习进步的关键因素。为此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情绪诊断,善于集中精气神,增强注意力,努力让“聚精会神”不仅成为学习的常态,更成为生命的常态。
三是善于反思、优化自己的行为。“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学生学习过程的波折甚至倒退,很多就在于不能及时正视自己的错误,探究问题的本质,改正自己的行为。为此要帮助学生学会行为反思,自觉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努力让“知错即改”不仅成为学习的常态,更成为生命的常态。
学会追求“在发展中”的成效
评价是为了改变学习,更是为了促进发展。所有评价的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让“立德树人”“五育融合”成为每个学生不断追求、不断发展的现实。这里尤其要重视四个方面“自评价”习惯的培养:
一是善于关注自己的身心。始终注意锻炼自己的身体,调适日常的心情,让学生成为自己健康成长的“第一保健师”。
二是善于促进自己的思维。始终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知识背后的问题,让学生成为自己智慧成长的“第一神探手”。
三是善于丰富自己的素养。始终注意汲取书本与社会的各方面养分,在强化认知的同时,注重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提升,让学生成为自己全面成长的“第一营养师”。
四是善于赋能自己的生活。始终注意在生活中学会生活,不断增强适应生活、创新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自己自主成长的“第一创造师”。
从“在变化中”到“在学习中”,再到“在发展中”,构成了一个人自然、常态的学习过程,也形成了一个人习以为常的习惯“链条”。这是一条思维方法“链”,也是一条生活学习“链”,更是一条自我评价“链”,善于培养这样的“自评价”习惯,善于用好这条“自评价”的“链条”,或许真的能帮助我们回归评价改革的初心,超越评价实践的尴尬,真正帮助每一名学生都过上一种“有评价”“会评价”的成长生活。究其实质,就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驾驭生命之舟的舵手。
评价改革也必须遵循“大道至简”的道理,从真实问题入手,从最原初的问题出发。对于培养学生的“自评价”习惯,也许拿破仑的意见更为中肯——“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自己的主人”。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