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一种事物的产生往往也预示着消亡,课堂规则亦是如此。什么时候会产生规则?什么时候规则又会消亡?为什么会消亡……本期,我们聚焦——规则的建立与消亡□ 任景业

[db:作者]  2016-12-07 04:39:51  互联网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特别强调规则的建立。教师要用问题确定思维的方向,用规则保障课堂进程的顺畅。我们要一边放手解放学生,一边建立规则规范学生的行为。

    规则有一个从建立到消亡的过程,大概要经历以下顺序:观察现象,确认问题,查找原因,解决问题,“众筹”规则,形成规则,公示规则,执行规则,督查规则,规则消亡。我将这十个环节归纳为五个步骤:确认问题、解决问题、建立规则,执行规则、规则消亡。

    确认问题

    观察现象。规则是为解决问题、规范行为存在的,而问题是以一定的现象呈现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我认为,教师要做“狩猎者”,要转动眼球,不断地用眼光扫视整个教室,用耳朵倾听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观察每个学生的状态,及时捕捉和发现问题,而不能只被一两个学生的发言或展示所吸引。

    确认问题。现实中,教师常常分不清现象与问题,常常因搞不清问题存在的原因而迷茫。因此,观察现象,从现象出发查找并确认问题,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课堂上有学生摆弄铅笔,这是现象,不是问题;学生眼神无光、神情游离,这也是现象,不是问题。透过现象,对现象背后原因的追问才是问题。为什么学生不倾听?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怎样解决学生不倾听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解决问题

    查找原因。查找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教师有时看到现象、发现问题了,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产生不良影响,就用强制手段给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学生被迫接受后效果当然不好,因为效果不好,教师则一次又一次耳提面命,当然是又气又累。要想解决问题,教师就要静下心来,仔细查找现象背后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仍然以倾听为例。学生为什么不听?我想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讲解者说的内容并非学生所关心的,学生往往觉得与己无关;二是讲解者展示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三是讲解者的讲解形式枯燥单一……

    对于第一种情况,为什么学生不关心这些内容,我分析了可能的原因:一是讲解者没有把相关内容表达清楚,二是学生没有听(看)清楚相关内容,三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讨论这些内容或问题。讲解者讲的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可能存在以下原因:讲的内容没新意,学生听过甚至已经基本懂了;讲的内容引发了学生的其他思考,而忽视了对原有问题的探讨;学生因其他因素干扰而产生思维“掉队”的现象。

    解决问题。一般来说,找到原因以后,问题的解决就比较容易了。仍以上面的倾听为例。

    关于第一种“与己无关”的情况,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讲解的内容、形式进行评价,比如听者除了听清楚讲的内容外,还要关注讲解的效果,并给予评价。同时,要求听者在讲解者讲完后说优点、提建议,有了这样的意识,听者就有了一份职责,也很自然地让听者与讲者有了联系。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教师梁艳处理这类问题的方式就很好,她让学生在讲解时加上一句:“大家听到没有”“请大家听一听我讲得有没有道理”“先听我讲完,再请大家对我的观点进行点评”……这些互动性语言,把听者与讲解者联结在一起,可以防止听者思维游离。

    湖北省宜昌市天问小学的一位教师则在课堂上设置了问题监督员,提醒学生在讨论时不要跑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很有好处。

    建立规则

    “众筹”规则。当发现的问题不是“个案”时,我们要想办法建立规则,以便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照此办理”,减少解决问题的环节,让我们的行为更规范。这就需要教师作出一个判断:是不是我的课堂不止一次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如果意识到今天的课堂与之前的课堂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将现象与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起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众筹”规则。

    形成规则。在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做好记录和归纳总结,最终形成相应的规则。我们以前的做法往往是,学生在课堂讨论了问题,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取得了共识,但没有文字记录,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规则。当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教师会说:“我们以前怎么要求的?我们是不是讨论过,怎么忘记了?”如果再重新讨论一遍,显然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要把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集体遵守的规则。

    在我看来,规则的建立一般有三种形式:事前规定、遇事制定、自然形成。

    事前规定:对于基本规范要事前制定规则并集中培训,如分享规则中的发言,要关注感情、声音、站位、肢体语言等。还有板书规则、倾听规则、起立发言规则、小组合作学习规则等,这些规则几乎每节课都会用到,是基本的要求,所以应提前集中培训,之后直接应用。我把这类建立规则的方式称为“先铺路再行车”。

    遇事制定:有时教师事先无法预料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或事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一些规则进行培训和练习,这时遇到一些问题就可以即时建立规则。如何建立规则,可以借鉴儿歌“遇上问题找学生,召集大家想办法;不靠老师不靠天,教室里面开‘人大’”。这种建立规则的方式,我称之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自然形成:生活中许多规则是不成文的规定,或者是习惯使然,这就是一种“潜规则”。比如有学生看到大多数同学这样做了,他也会照着做,类似的情况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一种默认的行为规则。湖北宜昌教师孟凡会在课上写下“鸡兔同笼”题的条件,接下来他一句话都没说,学生开始盯着他看,慢慢地,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算了起来。四川成都教师欧小丽一次上课前下发了练习题,有学生看到后便做了起来,慢慢地,原本等待教师发指令的学生也陆续做了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规则,上课无需教师发指令,学生要有自己“找事做”的意识,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我把这类建立规则的方式总结为“走的人多了,自然便成了路”。

    执行规则

    公示规则。规则一旦制定,我们可以将其进行公示,写在黑板上,写在教室的墙上,要让学生熟记于心。规则要言简意赅,便于学生记忆。

    执行规则。规则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非常重视规则的作用,如他们制定的语言展示规则《杜郎口展示歌》,人人会背,人人过关,而且人人要按照规则的要求去做。开学初,学校还会专门用一两天时间,让学生充分了解和实践板书规则,还可以在班里设一名学生监督员,监督规则的执行情况。当然,最好的监督方式应当是大家互相监督。

    规则消亡

    督查规则。规则制定后要执行,执行中要反思规则的实施情况。有人说“规则是一把双刃剑”,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样说容易忽视规则的过程性。规则一开始往往是有利于学习和工作的,但在运行过程中又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此时需要对规则进行修订、补充,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有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时,为了鼓励学生发言,制定了按发言次数记分的评价规则。随着课堂教学的发展,常常会出现一些学生为了发言而互不相让。学生怕争不到发言机会得不到相应的参与分数,怕在统计分数时落后于其他小组。此时,当初制定的评价规则就不再适用现实情况了。因为“不发言”的问题解决了,“为发言互不相让”的新问题又出现了,此时可以将按发言次数记分的规则修订为按发言质量记分。

    规则消亡。规则既然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当问题不再存在或学生的行为已经规范时,相应的规则也应消亡。如课改在低学段推行初期,我们有发言的语言模板:“我有表扬”“我有评价”“我有补充”“我有疑问”“我有建议”“我有拓展”“我有总结”和“我们组分享完毕,有请下一组”……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言的语言形式会多种多样,此时的语言模板便可放弃。设想一下,如果高三学生发言时还用“我有表扬”的模板,听上去岂不是很可笑?

    规则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不要把规则变成束缚师生行为的枷锁。规则的建立要根植于师生的内心深处才有意义。规则是文化的具体体现,我们期望通过建立规则向学生传递一种先进的文化,也期望通过建立规则,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12-20/xw_2218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