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课程源于当代“寻根”的必要性。这一代高中生,是成长于外来新文化浪潮中的一代,传统文化底蕴单薄。因此,在这一代学生中普及地方传统文化显得尤为必要。
在地方传统文化中,老街文化是不可多得的课程开发资源:老街的古宅庭院,是建筑师眼里巧夺天工的匠心;老街的故事传说,是史学家眼里即将逝去的线索;老街的人世风情,是小说家眼里情节曲折的章回;老街的文化传统,是民俗学家眼里源远流长的新鲜。课程目的是发现“老街”具有的特定传统文化意义,从而发掘其作为优质课程资源的品质。
课程目标
总目标:学生初步了解老街巷中的百年古寺、庭院古宅、百年老店、名人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掌握基本的对联写作、微剧本创作和调查问卷制作常识;参与人物专访、微电影拍摄、手账制作等实践活动。
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至少知道10条所在城市老街巷中相关的人文历史和非遗文化,能说出老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熟识所在城市老街中百年古寺、庭院古宅、百年老店、名人故居、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类内容,并能说出每类两项以上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基本掌握对联写作、微剧本写作、手账制作、人物采访和调查问卷制作常识,能独立完成其中两项以上的课后拓展任务。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访问、参观、实地走访、搜集资料等活动,学会小组配合、分工合作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使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分析调查数据,掌握运用幻灯片、调查报告等方式展现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度,培养学生对故乡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良好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积极参与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关心老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主动参与宣传非遗文化。
课程内容
课程以温州老街为切入口,分六章介绍著名街巷中的各种文化遗产和风物人情,进而展望老街的未来发展。按照实体文化与观念文化、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不同类型,分为老街中的百年古寺、古宅庭院、人文风情、旧商新铺、名人故居、非遗文化六大板块。每章分为三小节,体例安排一致:引言部分提纲挈领,阐述学习重点及在课程中的意义价值;第一节扩充延展,介绍与本章主题相关的街巷概况、建筑人文等;第二节深化提升,思考本章节主题在社会发展、文化融合过程中的意义或遇到的困境;第三节实践探究,围绕章节主题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认知能力和活动条件相联系的活动。每章均由知识讲解结合自主学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课程实施
学习方式。为避免老街文化讲授过程的单调性,教师可以结合专家讲座、主题讨论、自主学习、观看视频等教学方式;每章设有实践活动内容,可由教师安排小组合作方式与实践地点,学期内活动可简化,寒暑假可与社会实践、假期作业、团日活动相结合。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确保教学预期的达成;学期结束,学生自主选择一项活动成果作为考核内容,优秀微电影视频入选校园影视资源库,手账用于装饰校园文化,其余内容编入校本教材,以期扩大宣传面。
资源开发。现存的老街文化研究零散稀缺,故需整合文献与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建立“老街文化资源库”。第一,充分查阅资料文献,整合成系统的校本教材;第二,通过学生的实践走访和课题研究,最大限度地自主开发老街资源;利用云盘、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工具,建立信息化平台,共享研究资料;以艺术节立体手工比赛、汉语文化节等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扩大老街文化研究的影响。
课程评价
课程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量化评分项目,结果性评价采取评价主体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在遵循文学类课程教学评价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多位一体”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40分)
出勤情况10分。
小组活动15分。参考学生课外文化体验活动的参与度、表现力等方面,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组内和组间评价,将组员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分为优秀(15分)、良好(10分)、需努力(5分)三类。
课堂表现15分。
结果性评价(60分)
研究成果25分。手帐制作、店名文化研究、微电影拍摄、人物专访四选一。手账制作有文字、有配图,美观大方,运用三种以上所学技巧;微电影拍摄像素清晰,时长10分钟以上,要求故事完整;店名文化研究有活动照片,研究报告总结到位;人物专访主题有价值、有深度,配有图片或视频。任何一项不达标,以3分依次递减。
写作成果25分。对联写作、微剧本写作、问卷调查制作三选一。对联写作内涵丰富,剧本写作情节完整,问卷调查报告总结到位。任何一项不达标,以3分依次递减。
发表获奖10分。根据不同级别发表及获奖分别计分。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