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论断,全面系统回答了我国城市更新应秉持什么样的城市规划价值观、遵循什么样的城市建设标准、实现什么样的城市理想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指明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前进路径。上海市坚决贯彻人民至上原则——人民力量一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中流砥柱、人民满意始终是上海城市建设的价值追求,“人民性”的烙印已深深镌刻进上海城市基因。
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丰富学校思政课程体系,加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培养学生在城市建设中的主体参与意识,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岐黄中国”“西医东渐”以及“人类思维多重向度”等精品课程开设的成功经验与良好反响,面向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增开了“人民城市”系列课程,满足学生对思政课多样性与实用性的需求,提升学生在思政课上的积极性和获得感。
强调思政课程教育实效,重构城市评价话语体系
“人民城市”系列课程作为学院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在课程定位上承担了与学院其余课程相同的价值引领作用,但教学内容及要求又与传统思政课程有所区别。如何避免生搬硬套纯理论类思政课的教学模式,突出“人民城市”系列课程的教育实效性,成为该课程推进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学院通过大量先期调研,确定了“提升城市归属感与幸福感、增强城市文化自信”的课程总体教学目标。而提高学生对于城市综合实力的认知水平,使其学会用自己的话语体系去解释城市现象、去质疑那些被广泛接受的片面论述,成为实现此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人民城市”系列课程在教学中重点纠正过去一些简单套用国外硬性指标衡量国内城市发展水平的片面做法,强调更为全面客观的城市评价体系应突出“人民性”在城市综合实力中的优先地位,从而为过往的城市既得成就提供新的评判标准。
发挥教学团队结构优势,彰显校院两级学科特色
师资力量是实施该课程精品化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学团队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该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学院依托新老教师较为多样化的学科背景架构,组建了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跨学科“融合式”课程教学团队。中外哲学、历史学、城市管理学以及都市社会学等不同学科领域教师轮番上阵,使得“人民城市”系列课程的讲授范围不再局限于一“人”一“城”,而是“跨越古今,贯穿中西”。课程内容涵盖“人民城市的内涵解读”“城市发展驱动力中的人民要素”“中国城建史重要人物贡献评述”“西方城市发展理论的源流”等,引导学生从多重视角看待城市更新,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独特授课风格。
此外,考虑到多数研究生的医学本科专业背景,学院充分发挥上海中医药大学在医学领域的学科优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将城市公共卫生引入到课程教学中,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公共卫生政策重要性,强调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民城市”建设的基础目标。从而打造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民城市”系列课程内容,提升该课程在兄弟院校相似类型城市研究课程中的识别度与品牌效应。
创新互动教学技术手段,善用“大思政课”教育理念
学院近年来持续推广“研学讨论、互动交流”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人民城市”系列课程也因此采用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并制定了一系列较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学生擅长的新兴技术手段,通过“我的家乡城市”短视频制作、“我和城市有个约会”微电影配音、“假如我是市长”模拟城市规划竞赛等较有创意的教学环节设计,增进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人民城市”系列课程作为颇具现实意义与本土关怀的新课程,需要在传统思政课程基础上守正创新,发挥社会大课堂的平台作用。该课程组织学生参观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开展“苏州河畔红色骑行”“绿地滨江学术沙龙”“衡复街区文化考察”等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环境治理、公共绿地设计、历史街区保护等多个方面感受城市温度,更为直观地领略到宜业宜居的“人民城市”魅力所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城市的热情。(蒋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