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上好社会素养课 走好进入社会第一步

网友投稿  2022-12-22 00:00:00  互联网

    近日,网络话题“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悄然登上各社交平台的热搜。面对大学生走向社会“第一步”面临的种种风险,部分高校尝试开设了恋爱课、法律通识课、财经素养课、健康素养课等社会常识素养类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些大学生学的知识很多,常识却很少,以至于进入社会后不知所措,容易掉入陷阱、受到伤害。虽然科学知识是立足社会的根本,但光靠科学知识还是不够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这种专业能力包括不断学习的能力、思维能力,也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以此来看,社会常识素养课在高校受到“热捧”既体现了高校学生面向未来不确定性时渴求全面发展的心态,也展现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完善。

    面对信息愈加发达的现代社会,不少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大学生直言“没有做好准备”。有的不知道劳动合同应该防哪些陷阱,有的被毁约不知如何维权,有的挣到了第一笔工资,却一不小心掉入“消费贷”陷阱……从这一现实来看,开设社会常识素养类课程,直接关系大学生能否尽快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很有必要。社会常识看似普通平常,实则蕴藏着古今中外人生的大智慧。因此,掌握社会常识是现代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也是行走于社会的通行证。

    我们看到,通识教育理念逐步回归,高校愈发重视通识教育。在此背景下,高校纷纷开设社会素养课程,满足学生渴望全面发展的需求。华北电力大学通过慕课的形式和其他学校互认学分,共享优质资源。长沙学院法学通识课通过引导学生拍摄情景剧、翻转课堂、情境式教学,实现“三贯通三融合”,提升教学效果。然而,仍有相当多高校面对社会素养课的巨大需求,出现两难境地:即社会素养课教材建设难,能担任社会素养课程的教师短缺。

    基于此,高校在开设社会素养类课程的过程中,除了通过结构化的课程设置,让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还要抓紧编写一批高质量的社会素养类教材,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社会素养课程教师队伍,切实提高社会素养课程的教学水平,以满足大学生急剧增长的适应社会能力素养的需求。比如,对于逻辑性、体系性较强的心理学、人际关系、金融管理、财经素养等社会素养课,可以通过选修课形式开设。针对不同社会素养课程特点,采取讲座、茶座、报告、沙龙等形式,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既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也可以丰富校园文化。

    社会素养课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挑战。向非专业学生讲专业的社会素养课,实际上对社会素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课程内容要紧跟社会变化不断更新;其次是要精准定位学生需求,分析受众群体;最后是教法要精心策划,注意选取讲述的角度和技巧。只有这样,社会素养课才能讲出真谛,受学生欢迎。

    还要认识到,社会素养的提升除了依靠一些必要的课程外,更多还要靠社会实践。网络便捷了人们对知识的获得,加速了信息传播,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但网上知识一般都是碎片化的,很难提升人的思考水平和思辨能力,且长期接触容易滋生思考惰性。所以,对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讲,少一些在虚拟世界的沉迷,多一些走入现实生活的体验和实践,以此拉近自身与真实社会的距离。 

    (作者系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1-01/xw_2233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