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塑形”铸魂培“名生” 知行合一育新人

网友投稿  2022-12-22 00:00:00  互联网

    “以生为本,发展学生;深耕精培,成就学生。”这是镶嵌在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办事长廊的一句醒目提示,也是铭记于重师学工队伍心中的一句职业誓言,更是流淌在每一名重师学子心中的一句温暖话语。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核心要义,直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新问题,顶层设计、科学布局、系统推进,创新构建“塑形”铸魂实践教育模式,着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培养知行合一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上求实效。这是重庆师范大学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改革之道,也是学校立德树人培育“名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发展之道。

    “大学办得有特色,就要培育出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力的‘名生’。办大学,育得出‘名生’,才创得出‘名气’。”重庆师范大学校长孟东方教授的心声折射出学校“以生为本”的发展逻辑,给人以深刻启迪。

    布局深耕 “塑形”铸魂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重庆师范大学始终将“立德”视为“育人”的逻辑起点,创新构建“塑形”铸魂实践教育模式:以大学生“该有的样子”标定成长目标,以实践发展塑造时代新人,推动学生党员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先锋模范,选树身边的“明星”示范带动大学生向上向善,创新实践教育教学机制帮助大学生实现知行合一,激发学生群体间的正向浸润功能推动大学生互助成长,打造学生骨干先锋形象,塑造重师学子奋进群像,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塑信仰坚定之形:筑牢精神之基,让思政文化“潮”起来。

    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三春学子实践成长营,是引导学生立下鸿鹄之志、磨砺意志品质、提升格局修养的重要平台。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各类骨干群体开展实践研学活动,通过“党史体悟”“国情观察”“科学普及”“励志追梦”等,引导青年大学生知行合一。学生前往赤水、遵义等红色教育基地,围绕“铭记革命历史,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这一主题,以沉浸式学习模式,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弘扬长征精神,激发报国之志、笃学之心、成才之梦。在遵义会址,青年学生向党宣誓:“政治上更坚定、思想上当先进、学习上列前茅、言行上做模范,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志军教授表示,三春学子实践成长营“重走长征路”是新时代人才培养中更具亲和力、更有温度、更让学生喜爱的行走中的大思政课。

    学校依托“青马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累计开展2300余次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员共计2.1万余人。同时,充分利用重庆市内外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艺术与思政相结合,开设“嗨!信仰”等多门艺术精品思政课,点亮学生信仰之炬。

    学校坚持每周一清晨举行升国旗仪式,开展“国旗下的讲话”实践活动。承担升旗仪式的国旗班已有27年的历史,是国内首批高校国旗班之一,是锻造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根脉的红色阵地。培养的1000余名队员大部分已成长为行业骨干。

    ——塑担当奉献之形:笃行报国之志,让青春梦想“靓”起来。

    大学生基层就业实践育人工程是学校鼓励大学生了解基层、认识基层、走近基层、扎根基层就业创业的重要抓手。一年一度的毕业生基层就业出征仪式,成为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隆重典仪。学校建立低年级培育、高年级跟踪、平时预选、毕业择优推选的培育选拔机制,广泛宣传毕业生服务基层的感人事迹,激励更多学生到基层就业。近年来,毕业生分赴重庆市各区县以及新疆、西藏、贵州等地,在助力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全程指导的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团,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团每年开展咨询接待、宣传普及、主题沙龙、志愿服务等活动100多场,惠及学生上万名。疫情防控期间,及时开启24小时线上线下值班模式,通过现场值班、腾讯会议、热线电话、工作邮箱,为大学生提供不断线的咨询预约、个体帮扶、知识宣传、问题解答等。依托“重师学工”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学生开通“朋辈帮你问、专家帮你答”求助渠道,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心理困扰。全天候开放赋能减压区,为学生提供运动赋能、音乐放松、情绪宣泄等心理支持服务。接待校内外师生群众1000余人次。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团多次获评“重庆市优秀学生社团”,涌现出“全国百佳心理委员”“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等先进典型。学生自制微课获重庆市大学生心理健康微课大赛一等奖。

    2022年8月,重庆多地山火蔓延,学校消防青年志愿服务队迅速参与抢险救灾。参与灭火救灾的志愿者达422人,服务时长达4235小时。曾参军入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田镇齐,坚守“退伍不褪色,退伍不退志,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的誓言,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骑行往返50余趟,驰援200多公里,把500多份物资送到一线救火人员手中。

    ——塑领雁先锋之形:坚持榜样引领,让先进典型“火”起来。

    由学校学工部主办的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已连续举办20届。近500名在学习研究、创业实践、自立自强、科学创造、公益服务等方面的优秀典型登上报告会讲台,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书写为鲜活、生动的人生“教材”,在全校巡回宣讲。近12万名学子聆听报告,感受鲜活的榜样力量。20余年来,报告会的指导思想从讲述“真实的自我”“真实的大学”“真实的人生”到“自省、自律、自助、自强、自立”“五自”教育精髓,再到“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构建了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体系。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中走出了“全国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和重庆市第三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李卫,“感动中国十大小人物”李露,同时获得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共7所国内外知名大学入学资格的郭辉,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和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张晓青等优秀代表。

    2021年,学校成立王红旭班(团支部),旨在教育大学生学习“时代楷模”王红旭校友的崇高精神,引导学生增长才干、服务社会。学生志愿者深入城乡市民学校、基层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多次得到主流媒体深入报道。

    智能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团先锋岗遴选大学生党员、团员担任思想领学员、学业小导员、园区网格员、生涯助力员,坚持将党员、团员嵌在服务链上,将党员、团员作用发挥在服务链上,充分发挥党员和团员的示范引领与模范带头作用。

    ——塑守正创新之形:培养创新精神,让专业技能“牛”起来。

    近年来,学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科研工作的意见》,以组织一批高质量的学生课外科研活动、设立一批高阶性的学生科研项目、开展一批高水平的学生科研竞赛、打造一批高层次的学生科研平台载体、选树一批高素质的学生科研先进典型“五个一”工作体系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

    同时,学校持续优化学生评价方式,通过修订奖学金评定规则,助力完善优良学风深培机制,学生学风持续向好。学生资助中心坚持助困、扶志、赋能“三位一体”,持续完善“三春暖学”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起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丁奕然,曾获得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重庆市第四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重庆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荣誉,多篇论文被CSSCI、CSCD等检索系统收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精心打造的心理情景剧《麻花进化论》在全国心理情景剧大赛中荣获“十佳剧目”和“最佳导演”奖。大学生“云上村官”科技振兴乡村服务团,立足科技创新和实践育人,遴选大学生担任“云上村官”,开展电商服务等,助力乡村振兴,为当地群众带去上百万元收益。

    “塑形”铸魂实践教育模式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有效延伸和丰富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载体,激发学子的内生动力,鼓励学子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善作善成 久久为功

    人才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年半载之计,需要长效机制加以保障。为了把“塑形”铸魂实践教育模式落到实处,学校系统强化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原则,确保学生工作善作善成、久久为功。

    学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部署新时代的学生工作,加快推进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生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加强新时代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全力实施思想价值引领行动计划、全员育人合力行动计划、学生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就业扩容提质行动计划、学生服务保障行动计划、学工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等“一揽子”计划,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灵魂作用,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构建“大学工”体系与“大思政”格局。

    学校始终按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要求,立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思想,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先导,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为重点,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保障,充分调动学生主动作用。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党员和优秀学生群体中挖掘身边的典型人物、鲜活事例教育学生,通过搭建学校与党政机关、企业工厂等社会组织合作育人的平台,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通过教育模块的课程化、学分化,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块的情况纳入第二课堂学分进行考核,实现学生全员参与、全员受益。

    70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毕业生。每一名毕业生都是连接学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纽带,是学校“名生”的重要一员。在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曾礼教授看来:“毕业生们所取得的成绩就是学校人才培养、办学成果的更直观、更真实的体现。很多毕业生成为社会的精英和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令母校非常骄傲。”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赋予全体重师人新的使命。动力满满的重庆师范大学正沿着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全国知名、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的道路奋力前行,一路畅行!

    (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 胡小强)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1-01/xw_2236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