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有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更有一次又一次的鼓舞,鼓舞终归赢得了挑战。鼓舞也来自阅读的力量。我们会记住读书周刊馈赠给我们的“100本书”,要知道,这100本书又会衍生出200本、300本……感谢读书周刊,感谢由阅读生成的美好与智慧。
记住,首先是因为相信;因为相信,才倍觉价值之重。我们相信阅读。有人把书籍比作车轮上那一根根的辐条,它让车轮滚动向前,驶向地球以至宇宙的任何一个地方。阅读可以锻造教师的专业品格,在文化的进步中迈向自由、创造的境界。也许,书籍正是诗人艾青所描述的“纯金的三轮马车”,读他的诗,仿佛在听“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声音。
有人把书籍比作枕头,比如智利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波拉尼奥。他说:“我为那些头下夹着本书睡觉的年轻人所感动。书是世界上最好的枕头。”书是生活的必需品,阅读是教师的第一必修课。爱书吧,老师们;读书吧,这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人把书比作栏杆,比如尼采。他说:“我是那河边的栏杆,请能扶我,便扶我吧!我不是你们的拐杖。”虽然,他没有明说书是栏杆,但尼采是书、是哲学的化身。扶栏杆的人是主动阅读者,他不会跌入河中,而会和尼采一样成为“晨曦的儿子”。
书是最好的礼品。最近听说一个关于送礼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实验小学。学校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凡老师出差,一定要去当地的书店,买几本书,当作礼物送给同事。校长对老师们说了三句话:买书不求全读;读书不求全懂;藏书不求现在就有用。学校还规定教师的藏书量:一般教师每人500本以上,学校领导、教学带头人每人1000本以上。1998年到2016年,这所学校18年间培养出12位省特级教师。我不敢说,这全是阅读的功劳,但我敢说,读书给了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阅读之于教师发展的又一生动演绎:相信源于热爱。
“2022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特刊,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请收下,并请接受下面这句古贤的话:“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这说的是中国文本接受的一种独特方式,对我们的启发是:用心去阅读、去接受、去领会,因为这样会生成丰富的意象。
(作者系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