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过上幸福生活了吗?”“我们现在很幸福。”在内蒙古包头市“新时代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现场会上,哈达道小学师生与革命先烈“隔空对话”时声情并茂的演出,让每个参会师生产生的情感共鸣溢满于胸。
如何将思政课融入学校教育中,使其变成教师能讲好、学生愿意听,更能让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成为自觉自愿、融入血脉的行为,这是强基固本、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包头市青山区走出了一条纵向贯通、横向交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推进,引领全市发展的特色思政教育之路。
一体化贯通
构筑“大思政”新格局
在一机四小思政教师刘秀清讲授的“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课堂上,在线听评课的是自治区高校思政课名师和青山区教育局、各学段学校领导及思政教师。像这样的跨学段思政课教研,自2021年起已成常态。
为实现学段间的纵向贯通,有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青山区教育局主动向包头师范学院伸出“思政橄榄枝”,合作成立全市首家“新时代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教育联盟”,成为全市推广的“思政课一体化教育样板”。
思政课育人的关键是用好百年党史这部厚重的教科书,为此,青山区教育系统党工委带领各中小学、幼儿园,通过深学、广学、比学、研学、互学等方式,在师生中厚植红色基因,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自觉追求。
育生先育师,强思先强教。为加强联盟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准立项“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西部片区)”,并由教育厅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专门用于大中小幼思政课教师培训。
在联盟多次召开的线上集体备课会、思政课程讲评课上,大中小学优秀思政教师依据本学段思政课程内容,认真备课、登台讲课,并由相关专家点评指导。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思政学校,青山区教育局特邀请全国优秀思政课团队,指导全区思政教研、专题项目研究、校本教研等活动。
经过一年多的培养和打磨,青山区各学段均建起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验校,包括幼儿园1所、小学5所、初中4所、高中2所。同时,还建起了小学和初中学段的“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高中段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名师工作室”。如今,这些实验校和名师工作室,已成为培养思政教师的本土摇篮。
双向融合
推动课程思政落地
在北重六小六年级的数学课上,教师问:“防疫人员每天参加防疫的时间是12小时,参与防疫的时间占每天时间的百分之几?如果减去他们吃饭、睡觉的6小时,那他们的工作时间占一天活动时间的百分之几?”答案让学生感受到防疫人员工作的辛苦和奉献。
如何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会贯通、同向而行,使其他学科课程有机融入思政元素,这节课为学科类课程思政作了很好的诠释。一直以来,如何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青山区各学校积极探索的“大思政”课题。
在青山区,思政之花开满各校课堂。光荣道小学构建独具特色的“大思政课”体系,创设了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思政三维课堂”;一机五小利用本土军工资源建立“坦克娃课程”;民族路小学“党旗下的党课”、北重一中“行走的思政课”等,都是“大思政课”巧妙结合、深度融合的典范。
“三全育人”
夯实思政育人之基
贯通学段、融合课程,不仅仅是上好思政课,同时要在“三全育人”的大教育背景下,推进“思政+”育人新模式,把教育载体丰富、扩大化,将思政教育与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融入不同的教育活动中,打造出一个教育共促、共融的生态链。
组织探访北方兵器城、陈文学红色志愿工作室等研学实践,开展“我的家风、家教、家访”演讲比赛、亲子植树等主题活动……在推进大思政工作中,青山区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联盟”作用,有效利用诸多社会公益资源,使全员育人形式灵活、内容多彩丰富。
同时,青山区积极打造“德育大课堂”,发挥以党带团、以团带队的引领和旗手作用,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全区16所小学将少先队课纳入学校德育课程,并建立了与之配套的“红领巾奖章争章系统”,积极创建“名团干工作室”,改进和提升“智慧团建”工作机制,探索在高中学校创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在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引领下,开展学习“四史”团课说课大赛、“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红领巾心向党”、“喜迎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主题队日等主题教育,坚定团员和少先队员紧跟党走的教育实践步伐。
青山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生强说:“要想让学生们喜欢上思政课,就一定要使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只有‘大思政’入脑入心,成为师生的自觉自愿、意识认同,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学生,才能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