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县级教研部门,河南省夏邑县教研室一直努力探索教研活动方式,不断实现教研活动创新,目前逐步形成了以“中心教研”为龙头、“片区教研”为中坚、“校本教研”为基础、“网络教研”为拓展的区域“四维”教研新格局。“四维”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中心教研,示范引领。县教研室以学段为单位成立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由教研员、市县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其活动的主要形式有:集中活动,即每学期初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制订本学期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学期末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会议,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专题培训,即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评价体系构建等进行解读和诠释,通过专业引领,为教师的教研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课例品析,即先由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然后进行品析。其具体流程为:上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说课(授课教师说备课、说教法、说反思)——问课(问授课教师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如何取舍?教学方案如何设计等)——品课(教研员对课堂教学形成改进和提高的设想,做好指导性品析);名师带徒,即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教育资源,在教学教研上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力求达到“青出于蓝胜于蓝”,让师徒在新课改实验中共同成长。
片区教研,互助共赢。4至6个相邻乡镇的初中,以学科为单位成立“片区教研组”,由学科教研员组织开展活动。其活动形式有:观摩学习,即组织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观摩课,然后与观课教师针对一些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提出解决方案;送教下乡,即选派局直学校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送教,指定薄弱学校青年教师到局直学校上模仿课,通过课堂研讨,汲取名师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同课异构,即学科教研员根据教学进度确定课题,提前通知本片区的所有同学科教师进行备课,现场抽签确定两名教师上“研讨课”,然后进行议课、交流、研讨,这样的活动内容充实,效果明显。
校本教研,自主前行。校本教研活动,按照“学校自主设计、县级具体指导、教师全员参与”的原则,分两大板块实施。一是局直中小学校“一校为本”,即以一个学校为单位开展活动,活动提倡“高定位、创特色”,内容主要有读书研修、课例研讨、主题研讨、课题研究、学术沙龙、校本课程开发、特色作业布置等;二是农村小学“依校为本”,即“依托”中心学校,以乡镇为单位,按年级(学段)成立学科教研组,活动力求“接地气、真小实”,主题定位在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观课、议课,通过研讨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逐步形成适合农村小学教研局面,
网络教研,反思提升。构筑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一个互动学习、交流讨论、展示自我的空间,开阔了教师视野,促进了教师自我反思,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如“夏邑小语”QQ群,无需相约,每周二晚8时整,数百人的庞大队伍准时相聚。交流的话题有:主题月活动——课标主题、阅读主题、作文主题、口语交际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等;欣赏名师的课堂——挑选一些名家的课堂教学视频让教师学习,赏名家风采,学课堂技巧;研讨草根教师的课堂——播放本校教师的课堂视频,发现亮点,研讨问题,促进身边教师的成长。
总之,“中心教研”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研员和县域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加强了与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了教研合力;“片区教研”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局直学校与农村学校的交流和经验推广,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体现了以校为本的理念,将教研重心回归到学校,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了自我扬弃,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则是对传统教研模式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它丰富的资源、开阔的视野、超越时空以及方便快捷的特点,让每一个教师都有交流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
未来的教研活动,我们还将立足于县域实际,以追求实效为目标,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让区域教研之路越走越宽。
(作者系河南省夏邑县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