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孩子竟然这样自信和大胆,让我们看到宝鸡课改的显著效果,也让我们感受到宝鸡课改人的执着追求,对教育理想的执着坚守。”2016年5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教育系统组团到陕西省宝鸡市考察课改,考察团一行人在观看了千阳县南寨中学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班会后,发出这样由衷的赞叹。
作为西部重要的地区之一,宝鸡市区域课改实验始于2010年,在经历了试点、布点、扩点、连片4个阶段,完成了验证、育苗、栽植、成林4个步骤后,成功实现了从实验校到实验区的“惊艳一跳”,宝鸡课改实验的探索与实践,为区域课改推进闯出了一条新路。宝鸡课改人不忘初心,回归教育本真,砥砺前行,让“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在宝鸡教育这片沃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许多薄弱校在课改中异军突起,成长为区域名校,享誉一方。
回顾这段历程,我们发现,宝鸡课改已然进入了自主发展的新常态。
从2012年开始,为了将区域课改持续推向深入,宝鸡市启动了课改星级学校创建活动,对实验学校进行星级管理、动态考核,激励学校比学赶超、逐级晋星,使实验校家家有目标,年年上台阶。星级学校的创建按照自愿申报、调研指导、评估验收的程序,环环相扣,确保创建成效。创建工作启动4年来,共培育五星级学校38所、四星级学校50所、三星级学校113所,为区域推进课改树立榜样,立起标杆。
为加强星级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推进区域课改均衡发展,2013年宝鸡市又启动实施了星级校辐射带动战略,将五星级学校与四星级、三星级学校捆绑结对,构建“课改共同体”。通过校际间相互借力借智,推进多元对话与交流,推动资源整合与差异合作,实现区域教育的共生共赢。
纵观宝鸡课改,6年时间完成了从5所实验校到700多所实验校的梯次辐射扩张,7个县区整体推进,涌现出优秀课改校长95名,课改标兵228名,一支理念先进、能教善研的课改骨干队伍正在成长。从示范引领到自觉跟进,从跃跃欲试到积极实践,已成为校长教师的主动追求,全市形成了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课改的教育新常态。
特色发展闯出新天地
宝鸡市始终把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为推动课改的主抓手,不断培植本土典型,精心打造课改名校。各实验校发动师生,创新思路,把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重模式不唯模式,求神似不求形似,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走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改之路。
凤翔县横水一中、眉县青化中学、岐山县麦禾营小学就是课改中脱颖而出的农村薄弱校典型。横水一中是凤翔县一所普通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和单亲家庭学生较多,学生厌学现象突出,生源流转严重,教学质量长期处于全县下游,学校抢抓机遇,2010年在全市率先实施课改,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日渐浓厚,教师集体备课,共教共研,总结并灵活运用学科教学模式,教学质量一跃跻身全县前列,多次被评为县素质教育综合评估先进校,2013以来,先后被评为陕西省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有10余名教师荣获省市级教学奖并应邀赴外地市传经送宝,也吸引了众多省内外同行前来取经学习。眉县青化中学是眉县最偏远的一所农村初中,一度因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生源流失严重被列为拟撤并学校。2012年学校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被极大激发,“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成为青化中学课改成功的密码,中考升学率连年攀升,实现四连冠。4年前濒临撤并的学校华丽转身,变成西府名校,成了家长学子心目中的好学校。2015年教师节,当地12个村组的村民敲锣打鼓,自发冒雨送去牌匾表示祝贺和感谢。如今,像横水一中、青化中学这样的农村校、薄弱校呈现后来居上,发展势头迅猛的学校正在逐年增多。
实践证明:只要管理者真正把目光聚焦到课堂教学改革上来,扎扎实实推进课改,潜心研究课改问题,敢于推陈出新,就一定能提质量,促内涵发展,闯出绝地逢生的课改新天地。
研培驱动注入新活力
宝鸡课改,研培驱动,功不可没。
一是跟踪指导,提质纠偏。为了保证课改的顺利实施,宝鸡市先后组织教研员、课改优秀教师组成调研组,多次深入学校,跟踪调研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几年来共开展学科调研、观摩研讨及同课异构活动200余次,解决一线教师困惑,强化学科建设。二是培训学习,更新理念。建立培训基地,定期对全市课改骨干教师、校长、区县教研员开展体验式培训,更新课改理念,指导实践操作,6年来共举办培训班16期,培训实验校校长、教务主任、教研员1500余名,打造了一批引领全市课改发展的骨干团队,为全市课改向纵深推进提供了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三是举办论坛,强化管理。2013年下半年启动开展了校长论坛活动,每期论坛围绕一个主题,共商课改发展。4年间共举办29期校长论坛,通过校长间的交流互动,不断更新校长的教育理念、提升校长群体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四是专家引领,促进成长。2013年上半年,宝鸡市启动课改“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筛选近年来涌现出的教学名师、教学能手、课改标兵,围绕“创新课堂教学、名师示范引领、促进专业成长、服务农村基层”的主题,采用同课异构、交流研讨、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课改“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五是注重研修,务求实效。在课改发展中期,为了推动课堂转型,教研室组织人力研发了高效课堂“342”校本研修模式,广泛开展观课议课活动,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着力打造高效课堂,拓展了教研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研培驱动,广大教师从“愿课改”走向了“会课改”,为课改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德育助推再上新台阶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市教育局结合“德润宝鸡·书香陈仓”中小学德育行动,打造宝鸡课改升级版,实现从“教书”向“育人”的迈进。
宝鸡市精心组织德育工作系列推进会,引领全市德育工作创特色。2014年上半年,结合市教育局“德润宝鸡·书香陈仓”德育工作行动计划,在高新一小、凤翔横水一中、眉县中学精心策划组织了小学、初中、高中段德育工作推进会。高新一小形成了“以校园文化引领、以课堂教育渗透、以养成教育促进、以体验活动强化、以社会实践拓展、以共建网络保障”的“六为主”育人模式、眉县中学的“自主体验为核心系统规划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横水一中“以1390德育序列主题为核心,创新构建生本德育新模式”的德育工作经验,在全市德育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全市中小学立足校本特色,争创德育特色的局面正在形成。宝鸡一中的诚信教育,千阳县草碧镇中心小学的“最美幸福少年”晋级制度,眉县常兴中学的红色教育等,均能以生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机结合,学生参与热情高,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高效课堂正在改变宝鸡市的教育生态,宝鸡课改整体也实现了由智育向德育的拓展,由教学向教育的转变。
不改初心追求新突破
6年多的课改实践,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为内涵发展找到支点,教学模式走向本土化和特色化,实现了从形似到神似的转变。课改工作显现出的巨大优势,学生展现出令人惊讶的发展潜能,学校呈现出后来居上的发展势头,得到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成绩属于过去,拼搏证明未来。尽管课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还存在教师导学方法单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学科教学特点缺失等制约课改推进的问题,只有理性认识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方能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
一是聚力课堂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在教法学法指导上求创新。高效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切切实实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运用恰当且灵活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教学研究人员和广大一线教师仍然要致力于教法和学法的研究,真正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达到和谐共振,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
二是立足核心素养,聚焦学科问题,在体现学科特色上求突破。当前,核心素养一词已经置于极度凸显的地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已成为中外教育专家追捧的热点。高效课堂如何在立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针对本学科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从而体现学科特色,也成为我们当前亟须研究的课题。
三是践行校本教研,创新德育机制,在凸显校本特色上求突破。课改已涉入深水区,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学校文化特色和班级文化特色。要大力践行校本教研,鼓励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反思研讨,在课堂教学、德育机制及载体的创新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倡导编写校本教材,开展社团活动,逐步凸显校本特色。
四是更新教育观念,构建课改生态,在创新课改文化上求突破。伴随着改革的深入,课改文化的创建势在必行。小组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德育文化、评价文化建设等亟须进行,课改与文化正如舟之于海,木之于林,营造健康、积极、开放、互助的课改文化,犹如课改的润滑剂,助推器,会点燃师生的课改热情,极大激发师生的课改动力。
(作者系陕西省宝鸡市教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