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停课不停学”的实施,人们看到了寻求出路的教育管理者、从讲台前被推到屏幕前的教师、惊慌失措的家长……由“停课不停学”引发的喧嚣,恰恰揭示了我们观念中长期存在的“上课”等同于“学习”的误区。
如果我们从更高层面审视就会发现,这一切是注定要发生的。人类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不再囿于工业文明中以班级授课制为核心的规模化教育,而是逐渐转变为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学习必然会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模式。可以说,“停课不停学”使我们被动地进行了一场未来教育的预演,接下来我们必须主动完成一场变革。
在此,我想结合上海“停课不停学”的实施情况,反思我们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有所作为。
如果我是一名有智慧的行政管理者,我会在共克时艰的困难时刻开启一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新突破。
非常之时行不凡之事,我会抓住疫情期间的“时间窗口”集聚众智,在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的同时,优化网上学习平台,与师生共同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乐园,使教育信息化水平前进一大步。
当疫情结束,“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变为“意在高远”的长期战略,我会把特殊时期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延续下去,聚焦教学与技术的融合,唤醒广大师生的研究与创新力量,持续开发丰富、开放、可选择的学习资源,建立公共教育教学数字资源库,实现“一校名师、全区共享”,创造“面向人人、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环境,提高区域整体的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如果我是一名有情怀的校长,我会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索面向未来的学校转型。
在按照“一校一策”的要求安排好线上学习、确保教学计划落实的同时,我会关心居家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成长,指导开展各种线上活动,如体育锻炼、才艺秀、家务能力展示、亲子游戏、跨时空心理加油站等,力求统一安排与自主规划结合、视力防护与控制体重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从而实现“五育”并举,全面育人。
与此同时,我会着手规划学校未来的发展路径,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校园有形围墙,把一切有利的社会资源引入学校,极大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推动以创新合作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改进,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结合起来,线上线下融为一体;建构以生为本的现代校园文化,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增加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形成“数字化难民”(60、70后教师)迎头赶上、“数字化移民”(80、90后教师)如鱼得水,“数字化原住民”(00、10后学生)个性成长的和谐生态。
如果我是一名有追求的教师,我会把握这次自我专业能力成长的重要契机,成就更好的自己。
学生在哪里,课堂就在哪里。我会积极投身网上教学,打破各种有形无形的壁垒,不断提高“硬核”专业本领。师生分离才会发现课堂互动交流的珍贵,我不仅会耐心答疑解惑,更会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关怀、方法点拨、兴趣激发、情感交流。
疫情期间,上海市各学段、各学科有一千多名骨干教师参与录制相关课程,他们中有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资深教研员,我不仅可以博采众长,了解本学科名师如何分析核心知识点、如何破解难题,还可以触类旁通,学习其他学科名师如何启思激趣、如何学科育人。相信经过这次“闭关修练”,我可以“满血状态”迎接复课。
如果我是一名有远见的家长,我会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拓展家庭教育边界,与孩子共同成长。
我不会过于焦虑,因为未来更多的是通过无边界的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这也是将来社会发展的主流。疫情期间,在家网上学习正是学会自我管理、找到学习乐趣的最佳培养时机。我会启发孩子思考:究竟什么是学习,学习究竟为了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学有所获,并以此为起点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我会回归第一教师的角色与孩子共同成长。在鼓励孩子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的同时,让孩子明白“上课”不等于“学习”,抛开书本有太多可以学习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与孩子共同见证全民抗击疫情的战役,让彼此在所见所闻所思中更加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关心他人。
(作者系上海市教委督导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