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学生学习需求,重视学生教育实习,锻炼学生教学技能,强化学生教研能力,切实推进师范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精准把脉
摸清学生学习需求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的学习质量。强化人才培养,首要任务是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需求,进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指导和服务。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和需求,学院通过发放匿名问卷、开展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举办学生学习需求座谈会、设置网络意见箱等方式,广泛收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校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管理制度的修订建议及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为学院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学生管理制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提供完善的思路和决策依据。
同时,学院还重视学生在校园内的人际关系处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乐观向上的生活观等方面卓有成效。学院定期邀请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和情绪变化。学院还成立了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组成的“三位一体”学生学习服务体系,确保在第一时间获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妥善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贴心服务。
强化实习
推动学生知行融合
学院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在检验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中的作用,通过教育实习为学生提供“知行互促”的空间,有效帮助学生获得“教学实践感”。学院主动联系成都市中小学和幼儿园等用人单位,组织教师实地调查各类学校的用人需求,以细致深入的调查为基础,持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力图实现用人单位诉求与立德树人要求的有机结合。为了帮助学生顺利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学院定期邀请成都市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企业行业负责人、各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等到校宣讲,让学生全面了解教育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熟悉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政策规定等内容。
在育人实践中,学院以“双导师”模式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平,组织教研室主任现场听课,诊断学生在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与实习指导教师交流,发挥教研室主任与实习指导教师协同助力学生实习工作的作用。“双导师”模式切实增强了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工作的成效,发挥了教育实习检验学生所学所知的作用。
以赛代练
锤炼学生教学技能
学院坚持通过教学技能大赛锤炼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以赛代练,让学生在竞赛中快速找出自身不足,为后续教育教学技能掌握与运用提供支持。学院邀请近年来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技能大赛奖项的青年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为学生打磨教学技能提供服务,从如何备课、如何说课和如何讲课的维度展开,逐层分解技能要点和注意事项,并着重训练学生新课导入、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板书技巧和作业布置等环节的技能。
学院分专业开展院内教学技能大赛,从中选拔优秀学生代表参加校级、省级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不断锤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质”。截至目前,学院已举办院级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十余届,不少学生被推荐参加学校和省级教学技能大赛并获奖。此外,学院还鼓励学生观摩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和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借鉴优秀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在教学中的优点,补足自身短板,主动向优秀榜样靠齐。
重视科研
提升学生教研能力
学院深刻认识到,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既要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又要具备从教学问题或教学现象中抽离出学术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最终将问题解决经验重新融入教学过程的能力。从这一理念出发,学院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术探究能力,一方面,大力开设“学术训练与论文写作”“教育研究方法”“统计学软件运用”等方法类课程,通过科学训练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另一方面,每年定期举办教育学术论文征文比赛,调动青年学子的学术热情和学术创造力,鼓励学生就教育领域的现实问题、理论问题及前沿热点等展开分析论证。此外,学院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承担力所能及的科研任务,锤炼自身学术探究能力。通过学术素养培育,学生教研融合的意识与能力显著提升,激发了专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
(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