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选优配强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职业教育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如何把文件精神落实到职业院校层面,党委书记、校长的素质能力如何成为决定因素。职业院校的书记、校长如何成为高素质专业化的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呢?
要努力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家。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指示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这是职业院校办学的根本遵循。作为职业院校主要领导,要自觉加强党对学校办学的全面领导,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切实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立足思政教师“主力军”、课程思政“主战场”、教学实训“主渠道”,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各环节,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走职业立身、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要努力成为永葆职业教育情怀的理想家。职业院校的主要领导,有些来自职教系统,有些来自普通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机关。在“普热职冷”的社会环境下,职业院校主要领导要义无反顾地扛起职教大旗,勇敢自信地亮出自己的身份,情系职教,居之无倦,真心热爱职业教育,坚守职教理念,饱含职教情怀,坚定职教道路,专心研究职业教育,倾心投身职业教育,无私奉献职业教育,成为用职教理想、职教情怀、职教愿景引领学校改革发展,致力于职业教育“香起来”“亮起来”“强起来”的理想主义者。
要努力成为掌握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家。职业教育长期模仿普通教育模式办学,导致自身办学特色缺乏,办学质量难以得到社会认可。职业院校主要领导要认真研究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摸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大胆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模式;要持续遵循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培养能力的实践教育、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的职教办学规律,成为用科学的职教发展理念引领学校改革发展的行家里手。
要努力成为深谙企业运行规律和紧盯市场信号的企业家。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决定了职业院校主要领导要经常深入与自身学校行业背景相关企业调研,深谙企业运行规律,紧跟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紧盯企业需求和市场信号,增强办学适应性。要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了解企业最新技术技能,推进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推进校企协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要努力成为融洽沟通各方面社会关系的活动家。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提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跨越了企业与学校。职业院校的主要领导一定要用系统思维构建统筹发展机制,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校看学校,要主动与政、校、行、企各界人士交朋友,活跃于各种社会活动中,把社会各类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为我所用,推动学校与社会各界共建共享、共创共生,形成校企共生共赢共荣的命运共同体。
要努力成为力推职教政策贯彻执行的实干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顶层设计了一系列的职教改革重点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职业院校执行层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打折和变通的情况,有些好的政策设计没有达到好的政策执行效果,陷入国家政策文本繁荣与政策执行步履维艰的窘境。职业院校的主要领导要先知先觉国家政策带来的重大机遇和变革意义,自觉成为职教改革政策的倡导者、宣传者和执行者,在学校营造改革文化,激发改革动力,打破政策执行上的层层障碍,务实推进职教改革,让国家重大变革政策在职业院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要努力成为推进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变革的改革家。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最富有活力、最可探索、最具灵活性、最可深化改革和开拓创新的领域。面向市场办学,培养实践能力,需要职业院校的主要领导打破关门办学的现状,不断革新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产业学院、企业学院、职教集团等载体,创新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推进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要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育人模式,深化“三教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打破黑板上操作、书本上模拟、教室里练习的现状,强化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历练技能,增长才干。
要努力成为面向国际、走向世界的外交家。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主要领导要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实现“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大胆亮相国际舞台,积极组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金砖国家职业技能竞赛等国际赛事,输出职教品牌,展现中国技术,讲好职教故事;要积极服务“走出去”企业,在国外建设“鲁班工坊”,设立海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为“走出去”企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培训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引进国(境)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型高校来校开展合作办学,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促进世界职教先进经验的本土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
(作者系合肥铁路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