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李克强总理会见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育部召开党组会强调要把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落到实处……这一周,“基础研究”成为教育热点,各界加强基础研究助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的热情再次高涨。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当前,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基础研究工作呈现出新特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展现出新格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基础研究的战略地位愈发加强,对国家竞争力的“赋能”功用愈发加快。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教育系统应该充分认识基础研究的新特点、新格局,推动基础研究在“务实、出圈、长远”上更加有所作为。
先看“务实”。不论是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还是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都剑指我国基础研究长期以来的弱项,体现出鲜明的务实导向。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关于国产化攻坚战的表述尤为令人振奋。长期以来,我国基础研究的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对国外依存度极高,事实上已经形成国家安全隐患,这些基础研究的基础设施一旦有变,称其为“釜底抽薪”不足为过。这两年我国部分科技领军企业和高校先后遭到EDA芯片设计软件和Matlab软件禁用,行业为之波动,凸显出我国基础研究脆弱的一面。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相关设备国产化势在必行。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必须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把“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作为奋斗目标,方能积谷防饥,保障我国科技安全。
再看“出圈”。新时代的基础研究,必须强化高校与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各方的协同,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融合——光“协同”还不够,还要“三链”融合,何以如此?基础研究的突破,往往能够带来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但需注意,这并不是自然发生的结果,而是社会各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仅看近邻,日本氢能源技术独步天下,但在种种因素制约下始终无法产业化,导致纵横世界数十载的日本汽车工业在电力技术路线主导的新能源时代处境尴尬。无数案例告诉我们,基础研究唯有形成犹如热带雨林般的生态系统,涵盖智力、资金、工程、市场等各生态要素,方能更有效地形成强大合力、更高效地反哺社会。不是所有的基础研究都必须“出圈”,但如果所有的基础研究都不“出圈”,就无法充分彻底地发挥促进社会发展的功用。
最后看“长远”。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中特别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当前,我国在中小学开设了科学课程,但能够承担科学课程的专业教师仍较少,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和边远乡村,这一情况更为突出。近一年来,教育部在科学教育上的力度明显加强。去年3月,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会商科学教育工作;7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共同启动“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这些举措通过加强科学教师培训等方式逐渐补齐科学师资短板,提升科学教育整体水平,也在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动科学资源下沉。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一粒种子,就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最大意义。谁敢说,再过二三十年,这一代孩子中间不会出现下一个于敏、潘建伟呢?这可谓是基础研究的基础投资了。
(作者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