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双减”助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力

网友投稿  2023-03-03 00:00:00  互联网

    自《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对传统的育人模式进行优化,开展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尝试。在没有培训加量、时间挤压的前提下,可供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逐渐增多。由此,学生的自主学习力成为“双减”政策达成减负提质目标的关键。但是,出于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不成熟及教育教学的现实制约,学生的自主学习仍存在一定困局,如学习动机浅层、学习策略单一、时间管理意识淡薄等。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完成从低位向高位的转变,须尽快建立从个人到教师、家庭横向协调配合的育人机制。

    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促使自主学习自然发生

    自主学习是由学生内部产生的一种自发和主动的行为,在这种学习中,学生进行自我构建与个性解读,从而形成观点和主见。

    第一,树立自省意识,形成自主学习反思力。学习中的自省意识,首先指向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当自我在内心树立了强烈的学习主动性与目的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能将自主学习推向深入,形成“学习—动机—学习”的良性循环。其次,当主体愿意学也能学时,还要思考“学什么”和“怎样学”,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在自主学习开始前,要结合学习情境,基于自我效能感和学习任务制定适合的学习目标和具体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检查和评价自主学习的内容,发现、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及时强化、维持或中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在自我反馈阶段,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性检验,正确评估自己的阶段性学习程度,为下一阶段学习设定目标。

    第二,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自主学习自控力。首先,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精准画像,更好地对时间进行自主管理,对学习行为进行有效干预。比如使用部分唤醒自控力的应用软件,通过更优的时间使用和整合方式,让盈余时间获得更大效率。其次,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方式革新的契机和条件保障。在线学习往往可以根据主体需求提供沉浸式体验的个性化内容,利用3D、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引发学习主体更多的兴趣点,疏通学习的卡壳点,进而提高学习的专注度。

    第三,营造良好社群氛围,编织自主学习联结力。“双减”政策实施后给学生留出了足够的同伴时间,伙伴间的异质思维互动是自主学习的有效补充。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个人观点后,可以多渠道倾听他人看法,从而建立起同伴间的思维链接,最终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认知建构与心智发展。如在语文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参与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学习共同体的形式,通过合作情景模拟,分篇阅读共享,双向思辨论争等方法,将阅读、表达和交流融合在群际互动中,深化个体认知,强化共处意识。

    提高教师课程实施力

    促进自主学习环境构建

    “双减”政策的顺利实施,有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但不可避免地给教师带来工作时间“超长待机”问题,在课后仍需承担大量的托管工作。面对越发繁杂的工作任务,教师需要提升思维转化、课堂组织和教学评价等能力。

    第一,实现教学思维转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者。《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指出,在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中,教师必须处于中心地位,其职业也必须被重新评估与构想为一项激发新知识、实现教育和社会变革的集体事业。“双减”政策实施后,如果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课程认识水平和课程实施能力层次,那么无论政策如何,学生都无法真正实现自主。因此,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保障条件。在教育观念上,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促进者,重视学生的经验与感受,为学生提供质疑、判断、思辨、想象的空间;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侧重关注探究型问题,导向真实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将学习过程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产生独立的思考力。

    第二,调整课堂组织方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进阶发展。自主学习力是“后天获得”的一种可教可学的、能够阶段性发展的能力。各学段的教学组织形式既要保证学生有合理的发展空间,又需考虑学习任务与学生能力的匹配度。

    第三,改变学业评价方式,构筑学生自主学习新样态。教师在评价中创造正向诱因,减少过度竞争导致的学习压力下移,能有效让家长和学生走出“双减”政策后的教育焦虑。如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初,同步设计评价任务单,保持学习过程的可视化;制作表现性评价量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和语文情境下的真实表现,不再以文本探究结果作为唯一评价标准;以活动的完成度、投入度、达成度、交流度等为维度,结合互评、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实现客观性和多元性的结合。只有学业评价的重心、内容和形式产生转变,才能真正让家长和学生在“双减”政策实施后摆脱优绩主义的陷阱,走向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

    重构家庭教育生态

    保证自主学习持续发展

    2022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助推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及时“补位”。家庭教育要为孩子的自主学习做好加法。

    第一,以平等教养方式推进孩子自主学习的深化。首先,家长要合理设置育儿目标。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将孩子的发展置于更大的历史背景、国家格局,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社会的需求,充分回归生活本位,认识到良好的家庭关系、丰富的家庭活动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并更加重视孩子基本心理需求的满足。其次,坚持终身学习的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儿童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家长通过示范、激励和对比带来的榜样效应,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最后,家长应通过“身教”的方式,将自己掌握新技能、养成新习惯的过程分享给孩子,实现家庭内部的终身学习与成长。

    第二,以新型家校关系营造和谐共育环境。当下的家校关系,单向灌输多,双向沟通少;彼此挑剔多,相互协作少。为此,家长首先需要加强与学校的日常沟通,主动建立信任纽带,成为孩子学习的“同行者”。除了传统的书面通知、到校面谈、家长例会等,家长还要对家校通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线上家长会、网络听证会等信息化路径保持开放心态,畅通对孩子学习状态的了解渠道。此外,家校共同体的建设,能让家长深度参与共育融合,充分调用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学校育人活动,实现家校社合力育人,引导孩子不仅关注当下,更要面向未来。

    第三,以多元家庭文化盘活孩子自主学习资源。家庭环境是家庭内部结构的整体反映,指向家庭教育整体氛围的创设。有研究表明,优良的家庭环境具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包括家庭藏书量、家庭拥有物等要素在内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影响。家长可以通过装扮学习角、设定亲子共学时间、开展家庭阅读分享会等方式,帮助孩子搭建家庭学习环境。再者,还可以整合圈群式外部学习资源。“群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家长可以在不同家庭之间、家庭与社区之间联合搭建共学平台,利用学习小组、图书漂流会、跳蚤市场、社区自习室等途径,给予孩子更为丰富的自主学习体验。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3-04/xw_2424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