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内生活力 外聚优势 培养高水平职业人才

网友投稿  2023-03-07 00:00:00  互联网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主校区大门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惠安校区 华光学院融媒体中心 郎静山摄影艺术馆和吴印咸摄影艺术馆 吴文季音乐厅、鼓浪屿钢琴艺术馆和龙影图书馆 张小喻/摄

    1992年,中国首所民办摄影学校——华光摄影技术学校在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江畔正式成立。这所民办职业学校从一台国产海鸥相机起家,历经30年,发展为拥有摄影学院、电影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共38个专业的泉州华光职业学院,获福建省“襄教树人”奖。学院创始人、董事长吴其萃说:“30年的上下求索,华光人以‘国之所需,吾之所往’的担当热忱,肩负‘兴文育人,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30年的风雨兼程,华光人发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开放包容、爱拼敢赢’的光荣传统,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扎根中国大地,培养出一流的高水平职业人才。”

    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福建省华光摄影艺术博物馆的中庭,安放着一根高16.5米、直径0.5米、重达3吨的非洲花梨木桅杆。这根树龄500余年的巨木,曾是一艘远洋巨轮的主桅杆,在经历了数百年风浪之后,在全国高校仅有的摄影艺术博物馆中,化身为一处意境深远的崭新意象。

    泉州,宋元时代即被誉为“东方大港”。千年来,无数东西方商船日夜往来,创造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历史的巨轮驶入2022年,坐落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华光职业学院“三十而立”,还有什么比这根久经风浪仍坚劲的主桅杆,更能寓意一所爱拼敢赢的闽南职校渴望再次扬帆起航乘风破浪的精神呢?

    走进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宛若飞虹的校门、形似风帆的主楼、洁白的钢琴楼让人眼前一亮。再往里走,贯通校区南北的“五经大道”、独树一帜的泉州华光非遗大道、红色文化馆、恕园、泉州民俗文化馆、海丝文化馆、全球粥会馆……校园坐拥一个包括20余座博物馆在内的国家文博旅游景区,是福建省首所集教学科研与文化旅游于一身的民办高校。

    一所民办职业院校为什么会建设这么多博物馆?吴其萃说,2002年,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就是从一座博物馆——郎静山摄影艺术馆开始的。1923年,刘半农教授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摄影史上首个摄影团体“光社”;1928年,郎静山在上海发起另一个摄影团体“华社”。“华光”的校名正来源于此。泉州华光职业学院以摄影教育肇始,而华光人对摄影教育的理解不止于“术”。除了郎静山摄影艺术馆,学院还拥有吴印咸摄影艺术馆、陈复礼摄影艺术馆、五代同堂摄影艺术馆、吴其萃摄影艺术馆、摄影历程碑、摄影大师墙……让华光学子充分体会文化自信。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的校训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12个字出自《论语》,是孔子一生教育、学术思想的总结,是他立己立人的写照。“志于道”,即确立生命的目标,关注人的切身问题。“据于德”,即找准做事的依据。立志高远,但必须以道德为准则。人有志向,也有道德,所做的事才能真正彰显价值。“依于仁”,即理顺待人的态度。做事要顺利,还应该注意人际关系。道与德的发挥,关键在于对人对物要充满爱心。“游于艺”,即寻求内心的丰盈。自古有“六艺”,“游”意为遨游,探索知识与艺术。“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艺”,“游于艺”可以回归到“志于道”。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其内涵与个性所在,将影响学子的一生。加强学校的特色文化积淀,让历届学子浸润其中,养成特有的文化气质,是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办学以来一直追寻的目标。每一名新生都要参观校园各类博物馆,在文明的记忆中涵养文化品质和人文精神,通过具象的陈列物,理解抽象的文化内涵,养成特有的文化气质——在吴印咸摄影艺术馆中领悟中国革命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康定情歌》文化馆中感受吴文季歌唱光明、热爱祖国与家乡的情怀;在艺术博物馆中体悟中国传统绘画的水墨互渗、虚实结合,明式家具的自然轻巧、高雅委婉,古代服饰的端庄规矩、含蓄儒雅……

    近年来,泉州华光职业学院与泉州市文联、闽台缘博物馆、惠女水库纪念馆、漳州龙人古琴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共组优秀传统文化联盟,联结闽南文化、华侨文化、师道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闽南文化+惠女精神”的学习教育链条;同时,学院立足校内国家文博园景区打造思政主题教育中心,围绕“容、孝、励、和、美”等主题,以“大学生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为载体,打造了“曲水流觞”“康定情歌”“校友论坛”“六化育人”等精品项目。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孝悌忠信仁义礼智”等德育元素的时代价值,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建设,建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支,思政课程建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示范课程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6门,并编撰了《春风化雨:泉州华光职业学院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等系列丛书。

    依托日益丰厚的文化积淀,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成为海峡两岸教育交流的热土。余光中、龚书绵等数十位知名文化艺术学者先后受聘至泉州华光职业学院任教讲学;摄影名家周志刚、林再生长期提供奖学金,每年资助华光学子赴台创作深造;创办于1924年的文人雅集“中华粥会”会址永久落户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福建省教育主管部门主办、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承办的“海峡两岸大学生摄影创作大赛”,作为福建省两岸交流的品牌活动,迄今已举办6届。 

    产教融合赋能发展

    这个学期,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的师生们正在筹备一系列致力于打造泉州文化IP的项目——筹拍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辜鸿铭》、成立多媒体“泉州会客厅”、拍摄100集反映泉州风土人情的微电影、进驻泉州本地科技走廊打造地方微电影产业链……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校长陈雅芳介绍,学院积极与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学会、研究院所等多种性质的单位合作,组建了福建广电与网络视听产教融合联盟,立足泉州,辐射福建,面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多元合作、资源共享、共育人才、提升服务”为指导,聚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协同创新”等模块主题,提高了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市场的适配度。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现有10个专业大类38个专业。重点加强建设摄影、运动鞋服、艺术设计3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倾力打造摄影摄像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并立项建设学前教育、现代康养、电子商务专业集群。在此基础上,学院同步推进“以群建院”,成立了数字媒体、文旅、教育、康养、工艺美术、文创IP6个产业学院,鼓浪屿钢琴艺术馆也入驻华光吴文季音乐厅。目前,学院已拥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3个。

    学院教学实行“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采取“校地合作、校企融合”多元共同体联合办学模式。学院现有现代学徒制专业8个、二元制专业8个、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2个(华光凤凰数字媒体产业学院和华光利讯IP产业学院)、校级产业学院试点项目4个,以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双师”培训基地1个、福建广电与网络视听产教融合联盟1个。

    近年来,华光学子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荣获省级以上奖项150项,其中国赛三等奖1项。摄影学院学子刘乘良的组照作品《灶台情》荣获阿联酋国际摄影展家庭摄影组金奖。

    为保障学生个性化成长和高质量就业,泉州华光职业学院进一步实行“课证融通”。通过践行“1+X”职业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实现课程内容与证书标准相融通。近年来,学院先后成功申报了失智老年人照护、幼儿照护、金税财务应用等9个“1+X”职业技能证书试点,并全部建立考核站点。依托校内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技能人才培训考核基地、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智能科技应用研究院等平台,近5年来,学院为76家企业提供262批/次专利技术服务及员工培训。学院“构建‘765’产教研融合平台,促进技术技能创新应用”和“基于校企‘全环节融合’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两项教学成果均获2021年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近年来,以提升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共立项各级各类课题近200项,出版著作与教材61本,授权专利172件,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2007年,学院编著的《摄影基础》《摄影实践》入选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摄影基础》获全国“百部(篇)工程”评选一等奖。2011年,吴其萃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主持制定了国家摄影师考试标准。学院还编辑出版了《海峡影艺》53期,面向海内外发行,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目前,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已建成10个产学研科技实验基地,组织开展了16个职业工种的培训和鉴定工作,为企业完成应用技术研发横向课题46项。目前,学院共获批专利173件。“三元同构作品转化产品,培养现代工匠的教学模式”获2017年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华光科技团队研发的“采用超声波无针线缝制工艺智造健身跑鞋”荣获第十五届韩国国际女性发明博览会金奖。

    办学30年来,泉州华光职业学院为社会输送了5万多名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校友中涌现出全国劳模、国家技能大师、福建省先进工作者、八闽工匠年度人物等优秀代表数十人。

    响应时代召唤

    从洛阳江畔的两层小楼到如今占地近千亩、各级各类在校生多达1.4万余人的民办职业学校,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始终秉承“经世致用”的精神。

    近几年,学院紧紧抓住职教改革这个大有可为的机遇期,坚持规模扩大与内涵建设同步。投资近10亿元、占地近700亩的台商新校区,已于2015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近3亿元、占地近200亩的“华光康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委书记长期驻校,强化党委政治核心、组织监督和思想保障;坚定不移全面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坚持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

    学院坚持引育管培并举,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培养国内外博士22人,通过省级、市级高级人才计划引进人才近50人,董事长吴其萃入选国际影艺联盟评选的“摄影术诞生180年180人”。

    学院实施“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有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2022年国家社区教育“能者为师”系列特色课程首批推介名单中,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占据了5席。学院5门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优质课程平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形成具有解决地方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共性技术能力的跨学科科研团队3支,打造校企协同创新平台5个。30年来,学院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综合影响力。在教学、科研、师资建设和学生工作中,融入国际化办学元素。大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实质性、有深度的科研合作与交流,改善国际化办学的管理服务和保障条件。学院与泰国、新加坡、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6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境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并将获得招收留学生资格;举办2022年第二届“华光摄影国际双年展”,大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新建8700平方米的“福建省华光摄影艺术博物馆”,永久设置国际摄影展览中心。

    依托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福建省台湾青年体验式交流中心、泉州市海丝文化游学基地、福建省闽台“校校企”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试点校等项目平台,学院常年开展闽台交流合作。

    学院培养了一支勇立潮头的“双创”师资队伍。摄影学院副院长陈建强创立的福州大扬视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一直是学院重要的学生实训基地,10年来培养了近600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18年,陈建强向摄影学院捐赠100万元作为奖学基金,鼓励优秀学生创作创业。吴其萃和陈建强共同出资成立“华光在线”教育有限公司,以华光沉淀30年的摄影文化资源为底蕴,整合大扬传播的现有资源,以“在线摄影学院”为突破口,建设摄影APP平台,打造了服务广大专业摄影工作者和数以亿计摄影爱好者的远景平台。为了助力“双高”专业群建设,学院投资200万余元,免费为今年入学的摄影专业学生配备微单相机及无人机,这在全国职业院校中是一个先例。

    当前正是职教改革大有可为的机遇期,《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福建打造海丝核心区和“五个泉州”建设的目标,都为泉州华光职业学院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将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省“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和职业教育本科试点申报两大任务,坚持规模扩大与内涵建设同步,形成内生活力、外聚优势的良性发展态势,赋能学院高质量发展。未来30年,华光人将为建设一所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显特色、上水平的艺术类、传媒类应用型示范性高职院校而继续努力奋斗。      

    (木公)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3-10/xw_2434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