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余实验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图为音乐教师陈希(左二)在师傅的指导下磨课。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 供图
■“教育强区先强师”系列报道
编者按 对于区域来说,基础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质量,他们的师德师风、专业素质和能力等是区域教育的“晴雨表”。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既要有年轻新秀,也要有专业过硬的业务骨干,更要有经验丰富的领军人才。如何结合区域的实际状况,聚焦重点、做大做深教育人才储备“蓄水池”?本刊特别策划了“教育强区先强师”系列报道,今天刊发第一篇,敬请关注。
无锡市梁溪区近5年入职的新教师共1239人,约占在编教师总数的1/4。做好这一庞大体量的队伍建设工作,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应势之举,也是奠基蓄势、提升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之举。
近年来,梁溪区始终把新教师队伍发展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集聚各方资源,强化改革创新,源头提质、引培并举,新教师队伍整体呈现结构趋优、素质提升、活力增强、后劲更足的良好态势,逐步积累了构筑新发展阶段新教师引育体系的“梁溪经验”。
三个“创新”多维度提质,招聘新教师,打出“梁溪招式”
创新招录模式,从原地“社招”到异地“校招”。2018年起,我们将传统的“守株待兔”式统招逐步改变为“主动揽才”式校招新模式,连续4年赴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优秀高校现场宣讲、设点招聘,同时优化招聘条件,提高报考门槛和要求。4年来招聘的新教师中,校招占69.6%,并产生了从“招得到”向“招得优”的转变,新入职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2018年录用的新教师中,“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占比仅为6.57%,而2019—2022年新入职教师中,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占比分别提高到8.4%、11.44%、17.73%、35.48%。校园招聘拓点、纳优、提质,成效显著。
创新考试方式,从“笔试+面试”到“面谈+面试”。2020年年底校招时,我们首次对符合条件的优秀毕业生实施免笔试直接进面试的考核形式,优秀毕业生入围率达21.82%,高于非优秀毕业生10个百分点以上。2021年年底,针对符合条件的优秀毕业生和“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又创新采用“适岗综合评价+面谈+面试”的考核方式,尽可能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和省部共建高校毕业生入围率达50.89%。2022年,我们完全取消了笔试,在通过“适岗能力评价+面谈+面试”进行校招之外,首次采用“适岗能力评价+面试”的考核方式,面向全国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同时在全市教育系统率先采用全网络环境、全场景视频的“云端校招”模式,实现远程校招各环节、各场景的无缝对接和真实“映射”,极大降低了疫情等客观因素对考生的影响。目前来自世界前100强境外高校、我国“双一流”高校和省部共建高校毕业生入围率已达75.32%,招聘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创新实习机制,从“新教师跟岗培训”到“名校优生教育实习计划”。从2018年起,梁溪区建立起新教师职前跟岗培训机制,有效缩短新教师工作适应期,提高专业成长起点。2021年,无锡市首创“名校优生教育实习计划”,从新教师职前培训提前到考前引育,与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4所“双一流”高校签约合作,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8个,首批接纳34名研究生到梁溪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实习工作。2022年又与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签约,新增5个高校实习基地,最终从105位报名者中遴选出59人完成一个月的“梁溪实习”。近两年的校招中,9所签约高校的报考人数和通过考试的签约人数均有明显增加,“名校优生教育实习计划”辐射引才效应显著。
三项“工程”立体化赋能,培育新教师,构建“梁溪范式”
立足问题解决,实施“三年达标工程”。针对新教师队伍培育中存在的岗位适应不顺利、教学技能薄弱、培训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我们从2020年起启动实施《梁溪区新教师三年培养行动计划》,推出“新教师教育教学素养达标”项目,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区域研训课程为引领、校本研修为依托、教师自主发展为主线、评价激励为保障,促使青年教师教育素养在三年内达标提质。2022年,梁溪区升级“新教师培养工程”,筹办一年一次的“90后”教师发展论坛。面向入职3—5年的青年教师,专题研究“95后”教师发展,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材解读力、教学与作业设计力、语言表达力、教学反思力、学生管理力;通过“五力修炼研修营”“90后教师发展论坛”等途径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升新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新教师三年培养行动计划”至今已开展208场培训活动,帮助741名新教师“站稳讲台”。
依托高校资源,实施“教育引智工程”。2020年,全市率先启动“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规范建立项目申报制,由各教育集团引进高校优势资源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思维活跃、精力充沛的新教师队伍成为项目推动的主力军之一。在中小学与高校深度合作、高度融合的过程中,通过项目带动、教研卷入、团队研修等方式,高校专家和教师团队以平等、互补、互惠的方式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真正融合,逐渐形成协同、共生、共赢、定制、赋能的合作样态,从而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尤其是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进而逐步实现自主发展。“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先后立项43个,目前正推进实施21个项目,均形成了阶段性成果。
催生人才孵化,实施“三名”培养工程。2020年,我们重磅实施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工程(简称“三名”工程),依据骨干教师、班主任、校(园)长自身发展目标和发展现状,择优遴选、动态调整培养对象,量身定制培养方案。过程中,采用“导师带培+平台推动+个人发展”模式,对培养对象“精准滴灌、靶向培养”,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名家成长路径,加快高层次人才“冒尖”速率,也为新教师再提升、再突破、再发展提供强大助力。目前梁溪区已建立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导师工作室37个,名班主任工作站6个,有“三名”培养对象253人,工作室、工作站学员607人,已认定19名区名校长、114名区名教师、17名区名班主任。
新教师积蓄磅礴力量,蕴含未来希望。梁溪区将为新教师队伍建设赋予更多新时代的内涵与精神,力争3年内在教育高层次人才方面站到全市教育人才的塔尖,打造出全序列、梯队式发展的新教师骨干群体。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