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面临的最大困扰是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我结合多年听课及教学感悟,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学生意识、取舍意识、语文意识。
首先,有学生意识,以学定教。教育教学要以生为本,这样的观念似乎人人都懂,但在具体教学中,落实得并不好。有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将教学内容上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以学生实际状态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实施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同时,教师应对学生有三次解读:教学设计是对学生的一次解读,要了解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还缺什么,学习的困难、障碍是什么,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什么;教学过程是对学生的二次解读,要对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捕捉,并巧妙地提炼和再造,引发深度学习;教学反思与重建是对学生的三次解读,下课铃声并不代表一节课的真正结束,课后要及时对本节课进行反思,重点梳理教学预设与学生实际状况之间的差异,并在反思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
其次,有取舍意识,课文只是例子。课文只是例子,依附于这个例子的教育教学任务可能会有若干,但在一节课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根据教材、学生情况有所侧重和取舍。例如习作课《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教师黎奕娜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能欣赏文质兼美的表达,让表达具有真正的文采。
除此之外,本节课还渗透和训练多种表达手法——生动的词语、灵活的句式、巧妙的修辞、文句有意蕴等。但一节课不能平均用力,黎老师重点要训练学生的是“如何使文章有文采”,也就是要训练学生怎样把文章写得漂亮,让读者赏心悦目。同时,要引导学生避免将“有文采”误解为词句华丽,让他们通过学习体会语言和思想的密不可分。黎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做到了围绕重点大胆取舍,正因为有了大胆的“舍”,本节课的所“取”才会更深刻更有效。
最后,有语文意识,语文课堂里要有“语文”。以《乡愁》为例,教师教《乡愁》一文,一是要让学生能够理解乡愁。什么是乡愁呢?许多人的理解就是对家乡的思念,我们的学生基本也都这样理解。这样固然不错,但是有些简单。余光中的理解就具体化了: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在理解了诗人诗化的乡愁后,教师要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对乡愁的解读,让诗歌唤醒学生的乡愁意识和乡愁情绪。接着再引入流沙河的解读:乡愁是一种思而不得的情感。于是,乡愁成了一种惆怅,一种遗憾,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
二是要读出“诗歌”。余光中用诗表达自己的乡愁。而诗的语言、诗的节奏、诗的旋律、诗的空间、诗的艺术,这就需要朗读、品味和推敲。为什么是“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不是“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这些必须用诗心去悟读,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诗中有“诗”的诗。短短的一首诗,一直连接到3000年前的《诗经》,赋比兴在里面,重章叠唱在里面,“昔我往矣”在这里,“少小离家老大回”也在这里。
三是要读出“语文”。语文课堂,尤其是诗歌教学,绝不是讲语文知识,做语文题目,而是要有语文的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要花许多时间进行语言的揣摩:“小小的”还是“大大的”?“窄窄的”还是“宽宽的”?“矮矮的”还是“高高的”?“一枚”还是“一枚枚”?“一张”还是“一张张”……在这个过程中,品味语言,玩味语言,积累语言,是语文;把握思路,解读结构,重建文本,更是语文。
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精神财富的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积淀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造就学生的健康人格。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