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考察时指出
照金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20世纪30年代初,那里条件艰苦,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以照金为中心,建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中国革命的起承转合点。老一辈革命家爱学习、善学习,重教育、善培养,事事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带领照金人民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革命教育画卷。
爱学习善学习学以致用
陕西省地处西北,却是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地方,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进步青年,在李子洲、魏野畴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开始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为照金精神的孕育奠定了理论基石。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他们只要有空就不忘学习,而且不盲从、不教条,紧密联系实际运用和发展,善于把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同当地具体革命斗争实际结合起来。1932年8月,刘志丹勉励习仲勋说:“几年来,陕甘地区先后举行过大大小小70多次兵变,都失败了。”“目前,我们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军事运动没有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没有建立起革命根据地。”于是,他们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学习,建立了以照金为中心的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在实践中,他们还对学习到的理论进行创新,创造了被毛泽东赞誉为“狡兔三窟”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种创新还体现在麻辫手榴弹的研制以及薛家寨下亭子沟口建起的农贸集市。这种学习与创新,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真理认识过程。
重教育善培养壮大队伍
照金革命根据地形成过程中,老一辈革命家们非常重视对当地民众的宣传和教育,唤醒了老百姓对自由和解放的追求。一是一批学者投身革命教育。北京大学文史系毕业的刘含初,在当时的西安中山学院担任院长期间,通过制定学校章程、教学计划和各项制度,短期内为革命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和军队政治工作人才。他回到宜君石堡村,在遇害之前,还在教育乡亲们认识“压迫”“剥削”“革命”“自由”。宜君县强自修发起秘密读书会,教育当地群众认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全世界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闹革命。二是对知识分子实施好的政策。根据地尊重知识分子,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为他们分配适合的工作,并注意加以培养。三是重视办学校、办教育。1934年10月,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荔园堡建立了陕甘边区红军干部学校;在红军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党政干部学校,用于培养根据地党政干部;兴办列宁学校,提高根据地百姓及其子女文化水平;兴办成人识字班,扫除文盲。在西北红军建设中,刘志丹高度重视培养党的干部,除了在战争实践中摔打、训练干部之外,他坚持开办红军随营学校,亲自兼任校长,亲手制定教育方针,亲自编写了《军事教育大纲》,经常给学员讲课。在他的正确领导和培养教育下,陕甘地区涌现了一大批军政骨干,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治党、治国、治军的栋梁之才。此外,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创办了《红色西北》机关刊物,以发挥意识形态阵地作用。
思想正行得端以身示范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在照金的那段艰难岁月里,一直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影响了千千万万的身边百姓。一是纪律严明。为了约束党政军干部,刘志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制定多项纪律,他们还充分按照平等原则,处理一切劳资问题。周恩来赞扬说:“刘志丹同志对党忠贞不二,很谦虚,最守纪律,他是一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质的党员。”二是同甘共苦。在陕甘边区的革命实践中,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始终记挂群众疾苦,与群众休戚相关、患难与共,没有官兵等级之分,没有领导下属之别。群众见到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就像见到家人一样,亲切地叫他们“老刘”“老谢”“仲勋”。传唱至今的陕甘民歌就生动地说明这一点,比如有这样一首:“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哥哥跟的是咱刘志丹。老刘站在山上喊一声,咱们千家万户齐响应。”在寨子湾,群众有了困难就赶来找习仲勋,而无论谁来,他马上就见,急百姓之所急,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敢于牺牲。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李妙斋、王泰吉等陕甘革命根据地领导人和无数革命者在斗争中勇往直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谢子长曾说,共产党是杀不绝的。在他的带领下,家中共有17人投身革命,牺牲的亲属就达9人。在他们以身作则的引领下,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感染了身边的群众,群众也将生死置之度外,以各种方式支援红军。照金群众中掀起了参军热潮,先后有30多名优秀子弟参加了主力红军,有百余名热血男子、青年妇女参加了地方游击队,其中很多人在保卫根据地的斗争中献出了生命。经统计,照金现有在册革命烈士681人。
烽烟虽已远,峥嵘岁月稠。历史已经远去,老一辈革命家领导革命、重视教育、重视对群众的精神唤醒和品格培养,千百万的老百姓受到教育醒悟过来,参与到革命的实践中,铸成了革命的洪流,形成了无法战胜的磅礴伟力。
(作者单位系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始发系该校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