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以体育精神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

网友投稿  2023-03-28 00:00:00  互联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体育精神作为爱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是落实“‘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要求的系统化实践。为此,笔者所在的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探索“体教融合”办学模式,建立了“初、中、高”三阶段衔接的“十四年一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根据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实行九年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五年高职教育,形成贯穿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四个学段的“十四年”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并利用“校队合一”的特殊资源优势,将“冠军精神”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形成了独具体育特色的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育人机制。

    坚持“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一体化”建设

    中国体育发展史作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中华体育精神有牢固的“国家至上”观念,有强烈的爱国主义传统,有团结协作的价值取向。将体育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在遵循大中小学学生认知规律、学校教育规律和爱国主义教育固有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大中小学学生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和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需要,组织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和教学展示活动,在体育精神与教材内容之间寻找契合点,将红色体育所蕴含的党史故事、红色故事、体育人物励志故事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教育资源,设计课程模块,实现体育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育人的全过程。通过体育精神元素的创新运用,贯彻落实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推动思政课教育资源开发与运用理论的完善,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使爱国主义教育端口前置,从娃娃抓起,解决“第一粒扣子”问题,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增强体育精神引领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有效性,提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青少年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主体,必然要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落实到具体时空所规定的实际行动之中。将体育精神融入“大思政课”建设设计中,实现体育精神育人的全课程覆盖,形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效应。一方面,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守好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增强思政课传承体育精神的主动性和生动性。另一方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体育故事融入各学段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教育教学中,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将体育精神的相关元素融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增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价值导向性和价值属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涵养投身民族复兴事业的家国情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帮助青少年增强个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意识和自觉性,强化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建设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功能,充分发挥体育精神强大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引领广大青少年热爱伟大祖国、自觉投身于伟大祖国建设,唱响主旋律、厚植爱国情、振奋强国志、外化报国行。 

    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一体化”建设

    中华体育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实践中孕育、发展、形成的民族精神,体育精神的价值魅力主要体现在它的实践性,在实践过程中彰显其精神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将红色体育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深化第一课堂教学的效果,帮助青少年形成爱国信念,助力体育精神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动力价值。一是以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和学生红色社团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把体育精神所蕴含的故事、人物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班队会以及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和重温誓词、成人仪式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讲好红色体育故事,构建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大节日,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等系列主题活动,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二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红色体育精神融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融入学校国旗护卫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融入思政课“行走课堂”。另外,组织参加体育赛事志愿服务,让青少年在服务大型体育赛事的切身实践中,弘扬和践行体育精神,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作者兰茹系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任,邓娉系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3-29/xw_2504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