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红色文化赋能思政育人

网友投稿  2023-04-03 00:00:00  互联网

    百色学院扎根百色革命老区办学育人,坚持以红色文化为根、以红色传统为魂、以革命精神铸魂育人,充分利用新一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资助的平台,开展红色文化研究,以红色文化赋能思政教学,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主动担当起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用红色文化感染人、鼓舞人,以“红色引擎”激活思政教学,让思政教育活起来,深耕思政教学“红色阵地”,构筑红色文化传播高地。

    开发红色精神课程群

    推动思政教学“向实”

    以统筹用好百色红色资源为抓手,以打造精品课程、强化师资力量为重点,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文化培训学院为阵地,组建由思政课教师组成的红色课程开发团队,深入挖掘百色起义纪念馆、粤东会馆等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及其展品背后的红色故事及所呈现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时代价值,开发系列红色课程,让红色故事焕发时代光芒。出版《百色起义光照千秋》《红色基因·坛乐印记》《红色基因·山营印记》等红色校本教材及《百色起义与邓小平理论研究丛书》《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百色红魂》《挖掘红色元素,实现课程育人》《管理育新人,服务铸红魂》《厚植红色基因,文化铸魂育人》等42部红色文化专著;开设171门红色经典微课,包括课堂教学、课程视频、主题教学设计、红色经典课件素材、红色课程教学反思、课程练习测试、学生问卷调查及教师点评等资源,推动思政教学往“实”里走。

    深挖红色文化“富矿”

    推动思政教学“向深”

    整合校内外力量成立“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广西廉政思想研究基地——百色市邓小平早期思想研究会”“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老区精神与老少边地区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红色文化研究院”等30多个红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平台,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红色文化专题研讨阐释,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研究提炼百色红色精神内核,释放红色文化资源的“乘法效应”,加快推进研究性成果转化,提升百色红色资源优势转化成效;深化红色文化研究,努力打造红色文化的精神殿堂。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红色文化研究项目58项,其中10项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红色文化研究论文400余篇。同时,注重把红色科研优势转化为思政教育优势,推进研究成果进课堂;设立红色文化研究专项课题,深挖红色文化“富矿”,推动师生思政教学向纵深延伸。

    创设红色教学元素

    推动思政教学“向新”

    红色文化作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具有普遍教育意义、内涵丰富的鲜活教材,也是红色经典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元素。把红色经典有效地纳入思政教学、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等,有利于推动思政教学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转变,用艺术打造“沉浸式”党课。近年来,学校开设“百色起义红色歌曲赏析”“百色起义主题作品欣赏”“红色歌谣大家唱”等30门“红色经典”微型党课,师生党员均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赏析,学生每人必修1个学分,让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先后推出讴歌党的十九大的《大道之行》、歌颂“一带一路”倡议的《路朝大海》、致敬时代楷模黄大年的《追梦人》等歌曲。在校内外举办了200多次红色专题展览,《红灯笼》等4幅作品入选“决胜全面小康”第二届全国农民画作品展,《欢庆党的生日》等37幅作品被广西书画院收藏。通过艺术形式把思政教学工作寓于文化娱乐之中,增强思政教学的文化性、趣味性,推动思政教学“向新”。

    拓展红色教育广度

    推动思政教学“向心”

    着力把本地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利用百色起义纪念园、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红七军军部旧址、那坡烈士陵园等区域性红色主题场馆开展以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政教育,不断拓展红色教育广度,加大红色教育深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红色教育新常态:一是利用各种平台抓线上。实施“大数据+网络红军”师生骨干培养工程,培养3000余名能战斗、能创新的“网络红军”,使之成为支撑学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骨干力量。校团委组建“青年网络志愿者服务队”,利用网络互动平台,积极宣传党的理论成果和红色文化。二是利用各种活动抓线下。建设“青马文秀”工作室,打造“文秀坊”和“红人堂”等思政教育品牌。开展“百年百村百场百人讲”活动,组织百名“青马学员”赴边疆民族地区开展理论宣讲;立项资助35支红色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到基层开展理论宣讲和红色文化调研,让学生成为红色文化的学习者、实践者、传播者。

    (陈瑞 黄兴忠)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4-04/xw_2521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