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吴宁第一小学 王 频
乍暖还寒的3月,学校各个团队全面备战教坛新秀评比。这是2022年新课标颁布后的第一届评比,给教师们带来许多新思考和新挑战。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该是什么样的呢?自主探究、高阶思维、任务驱动、语文实践……这些成了我们教研中的高频词。可是怎么将这些统整在一起,来呈现课堂的新样式呢?
记得去年浙江省特级教师陆虹曾在云端与我们分享她研究的微项目化学习。基于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思考,陆虹用丰富的实践案例讲述怎么把一篇课文作为一个微项目,带领学生开展探究性的阅读实践活动,掀起了我们对项目化学习的研究热情。
我还细读了夏雪梅博士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一书,了解到项目化学习的优势就在于,通过设计一个开放的驱动性问题,促成学生主动投入思考、积极参与探究实践,从而培养关键知识和能力,发展高阶思维。
那么,何不从微项目化学习的视角去设计学案呢?模拟课中,我们选取叶圣陶先生的散文《老黄》一文进行尝试。文章讲述了一头为人类服务一辈子的老牛临死前的各种状态,以及一家人对老牛的尊重与关爱。
我们摒弃了原先“教的课堂”的设计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认知的起点、核心知识点、课文与学生的关联点,从而搭建“学的课堂”的学习支架,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场。
当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问学生:“你能说出这篇课文跟我们教材上的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有学生马上就发现少了插图,教师顺势创设学习任务情境:“《老黄》一文当初入选《开明国语读本》,编辑部向小读者征集关于插图的意见。如果你是小读者,更愿意看到哪一幅插图?为什么?”
课堂里一片静默,学生一个个表现出若有所思的样子。这一提问将学习任务与学生个人之间巧妙地关联在一起,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师生的思维方式都在悄然改变。
教师将核心任务细分为两个小任务: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关于老黄暮年生活的哪几个场景,尝试用小标题概括;2.聚焦你最想从插图上看到的一两个场景,圈画关键词,批注理由。
第一项任务,学生依托支架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集中交流的学习探究活动,梳理出“门前场上给老黄挂花球”“夏季里赶老黄去放青”“悉心照顾生病的老黄”“春光里老黄枕着花圈死了”4个主要场景,为第二个小任务的完成铺设了阶梯。
在大约6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埋首默读静思、圈圈画画写写,可以看见他们的思维被点燃;而此时教师更多的是倾听、提炼和记录学生的智慧。学生会的教师不代劳,学生不会的教师给予点拨,真正把学习的主场还给学生。
第二项任务,有几个学生的探究热情很是高涨,急着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时,教师建议学生先静静地阅读、批注,再和小组同学交流补充,把要推荐的理由表述清楚。因为,没有潜心会文而提出的理由是外在的、浅层的,没有经历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整合、思辨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带着项目化思维去看问题,我们渐渐看清设计的本质所在,不再单一追求学习的结果,而是更注重学习的过程。
这项学习任务大约花了15分钟,各个小组各抒己见:有推荐场景一的,理由是孩子们与老黄共处时的那些动作温馨感人,像极了儿孙与姥爷的相处模式;有推荐场景三的,理由是老黄得病的情景描写得特别细致,很好地表达了人们对老黄的怜悯和爱护。
大部分学生都推荐场景四,他们认为老黄枕着花圈长眠的这一幕,正契合开头写的“安适、自由地度过它的暮年”,体现了文章的主题。
但是,历史上编辑最终采纳的插图是“夏季里赶老黄去放青”:老黄戴着鲜艳的花球,正在田间地头放青,身后跟着一群甩着枝条的孩童。整幅画充满着自然的清新和灵动,完全没有悲哀和沮丧。
“开明书店的编辑又是怎么想的呢?”教师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再去慢慢品味。这节课就以问号结尾,留给学生们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