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

网友投稿  2023-04-24 08:08:08  互联网

物理学院陈仙辉院士(前排左一)团队进行笼目超导体研究。代蕊 摄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俊教授(右)指导学生进行机器化学实验。张大岗 摄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徐铜文教授(左)团队在实验室进行离子膜研究。代蕊 摄
本文图片均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供 生命科学学院薛天教授(中)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周欣宇 摄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强调“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当前,基础研究应当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重要发力点,以及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支撑点。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时表示,学校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绩明显”。他勉励学校,“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中国科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多下功夫,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布局,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执着攻关创新

    下好布局“先手棋”

    加强基础研究,要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前沿性、基础性研究领域的前瞻布局,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和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平台为依托,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有组织科研模式,和以学院为基础、以重点实验平台为支撑、以自由探索为主的卓越科技创新体系。

    众所周知,新的基础科学前沿往往诞生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平台,中心立足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5个一级学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聚焦微观尺度科学,使学科之间充分交叉融合,形成了量子信息、单分子科学、纳米科技等十多个重要研究方向。此外,为加强对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支持,学校还建设了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彭桓武高能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安徽省应用数学中心。

    为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学校多次组织召开加强基础研究座谈会,进行专题研讨和部署。自2010年起,学校利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和“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设立多梯度校级自主研究项目;部署原创探索类项目,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投身原创基础研究。

    得益于上述举措,近年来,学校“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牵头或参与的“墨子号”、“悟空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天问一号”等多项工作入选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主持或参与完成的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量子信息等领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党的二十大报告“点赞”;主持完成的10项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其中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位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类成果首位。在衡量基础研究水平的自然指数排名中,中国科大在全球高校排名持续上升,2020年跃居全球高校第四、国内高校第一,此后稳居全球高校前十、全国高校前二。

    潜心立德树人

    构筑人才“蓄水池”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中国科大自建校伊始,就以培养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为己任。“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是学校的传统特色,“夯实数理基础”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1959年5月26日,时任学校力学和力学工程系系主任钱学森先生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中国科大重视基础课教学,就是为了培养从事新科学、新技术研究的尖端科技人才。时至今日,校定通修基础课程在本科培养方案中已占总学分的45%以上,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课程采用“分类教学、按需修读”方式实现全覆盖。

    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具有中国科大特色的“两段式(通识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2+X’培养模式)、三结合(科教结合、理实结合、所系结合)、长周期、个性化、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支持本科生100%自主选择专业,鼓励本科生在读期间进入学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实验室参与科研训练、接触科技前沿。2022年全国“最美大学生”邓宇皓在大三就接受规范的科研训练、主导独立的科研课题,现已成长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团队重要骨干。

    学校不断深化少年班、创新试点班、强基计划和自强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改革,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新模式。深入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行动纲领,以中法数学英才班、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等科技英才班为抓手,优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下一步,学校还将充分依托国家重大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整合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力量,着眼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积极推进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深空探测学院等建设;深入推进“科教融合3.0”,鼓励更多学生投身基础研究领域,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构筑基础研究人才“蓄水池”。

    优化学术氛围

    打造创新“生态圈”

    当今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文化和环境,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学校努力打造适合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圈”。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执着攻关创新的综合学术评价体系,营造风清气正、鼓励创新的学术生态,进一步激发创新灵感、促进学科发展、推进自主创新。

    以平台促发展,打造学术“硬环境”。全面参与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空探测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及项目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全力推动各层次人才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干事创业,在科研攻关中大胆鼓励人才“揭榜挂帅”,涌现出了一批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优秀人才,在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祖冲之号”、治疗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的“托珠单抗+常规治疗”方案推广应用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以服务促关怀,营造服务“软环境”。持续深化行政管理“躬身”服务科学研究的理念,在人才工作关键环节,关注人才服务细节、积极回应人才关切,将尊才重才落到实处;为引进人才提供一站式入职服务,定期召开调研座谈会、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人才成长发展,通过微创新、小改进,让人才成长无后顾之忧。

    此外,学校通过“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不断完善人才管理体系,推动科研人员“放管服”,积极为人才松绑、减负、降压。实施长周期柔性考核机制,不设置“科研工分”,以阶段考核代替年度考核,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充分激发基础研究高层次人才创新活力。

    服务区域发展

    建设成果转化“推进器”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不仅要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起来,还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基础研究绝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必须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大考察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依靠创新,不断增加创新含量,把我国产业提升到中高端。

    中国科大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汇聚创新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意见》,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的“中国科大模式”。不到两年时间,近50项成果申请参与赋权改革,批准转化成果21项,涉及84项知识产权,设立高质量创业企业17家,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

    学校依托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打通“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先进技术研究院累计培育企业30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高成长企业52家,已在自主信息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产业创新链条,成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生态链的技术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推动形成以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为代表的量子科技,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科大力量。

    2022年,学校与安徽省、合肥市三方合力共建科技商学院,以全新的理念和模式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全球顶尖科技产业组织人才培养高地、师资集聚地、新兴产业孵化地。

    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学校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积极推进科大硅谷建设,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生态优化,服务师生、汇聚校友、发展地方,设立“雏鹰计划”和“雄鹰计划”支持学生创新创业,设立“鲲鹏计划”项目力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4-24/xw_2639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