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三教”改革,打造“湖职好课堂”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进“课堂革命”纪实

网友投稿  2021-04-16 08:08:08  互联网


□步雅芸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主阵地,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更是“三教”改革呈现的微环境。近年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打造“湖职好课堂”品牌为重点,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开展“课堂革命”,不断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学校先后获批教育部智能制造“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浙江省示范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浙江省精品在线课程32门;出版“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6部、浙江省新形态教材7部;学生技能竞赛获奖849项,其中国家级三等奖以上128项、省级一等奖166项;师生共获授权专利278项,其中发明专利55项,学生为第一专利权人167项。2019年,学生杨应政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银奖;2020年,学生马澳龙获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银奖,学校获评浙江省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

谋划顶层设计——新制度、新标准

以制度建设为引擎,激活教师参与“三教”改革的活力:5年来,制定修订《学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等文件50余项,在教学工作治理模式构建、专业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思政课和通识课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湖职好课堂”建设、师德师风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学生学业指导等方面保障教学改革创新。

以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为动力形成教师参与“三教”改革的活力:制定了关于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教师发展标准、优质教学奖、教科研及社会服务考核奖励办法、优课优酬奖励办法、名师评选、“双师型”教师评聘、职称评聘、教师培训进修管理办法等制度,通过考核评价制度“引擎”和“指挥棒”,驱动教师“勤于学、敏于思、善于行”,使教师准确定位,与学校“共生共长”,有利于推动教师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提升,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标准建设为引领,形成教师参与“三教”改革的强大动力:5年来,形成了分层分类的教师专业评价标准、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标准、网络课程建设标准、创新创业教育标准、新型教材建设标准和线上线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指导性文件。

赋能教师发展——新平台、新团队

学校率先成立并运行全省首家高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构建“平台+资源+服务”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探索形成“点、线、面、体”的教师发展工作体系,即:从分析教师能力提升的需求点出发,做好“配餐式”岗前培训、“自助式”校本培训、“点餐式”定制培训,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培训方案。开通教师成长线,即遵循“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线性发展规律,开展“青年教师成长计划践行工程”“青年教师访问进修工程”“青年教师博士培养工程”“种子教师培育工程”等。扩大教师培训面,即通过购买教育部和省高师中心网络课程资源,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营造并形成“学校引导、单位推进、个人主动”的“立体化”教师成长氛围。

创新教师评价机制,以“四有”好老师标准为统领,实行企业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多元教师评价机制,突出师德师风、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重要指标,实现薪随岗变、优绩优酬,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与久立集团、唯品会华东总部、大东吴集团等企业校企共建、目标共构、资源共享、教学共襄、理实共举、创新共赢、同侪共进的“七共”教学创新共同体,助推教师紧密联系企业、紧跟技术前沿,提升“双师”水平。

升级教学资源——新课程、新教材

以标准为抓手深化课程建设:以企业标准、职业标准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为基础,校企共商校本人才培养标准与课程标准,深化了专业群的内涵建设。以专业群共建共享为主线重构课程体系:按照“岗位描述、任务分析、能力定位、课程固化”的原则,开发和重构基于岗位群的“基础共享、核心分立、顶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形成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群共享课程+专业核心课程+X个职业技能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精品课程建设和管理: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按照模块化、结构化的课程范式,开发精品课程,以说课活动为载体,推进课程建设从传统的“备教学内容”深化到知识、技能、能力实现的设计、实施过程的设计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形成了一些如“赛事驱动型”“工作任务驱动”等课程教学模式的经验总结。目前学校已依托浙江省高等学校在校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大学MOOC、智慧职教、超星等平台开设混合课程473门,立项建设校级以上精品在线资源课程116门、省级以上精品在线课程32门,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学习要求。

健全教材管理机制: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制定教材编写、审核、选用制度,以及教材评价标准,推进教材更新动态化。校企共同开发新形态教材:利用产业学院、合作企业的相关资源,提倡教学团队与企业共同开发符合生产实际的新形态一体化、工作手册式、活页式专业课教材。对接“1+X”证书制度试点的要求,将企业技术人员纳入教材编写团队,借鉴企业的真实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或案例,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材内容,充分反映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开发立体化、信息化教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与教材配套的视频、动画、仿真等数字化资源,为教师提供教学实施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与共享。目前,学校已获批教育部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22个,打造集成在线教学资源的立体化教材34本,立项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教材6本。

激活教法改革——新课堂、新实践

根据职业教育的总体特点,推行校内课堂、网上课堂和企业课堂“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校内课堂教授基本理论、完成项目教学,教师进行答疑解惑;网上课堂传授基本知识、促进拓展学习;企业课堂完成综合技能训练,提升实践能力。通过升级网上课堂,搭建智慧学习平台,实现“三个课堂”实时连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建立师生互动、企业深度参与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校内课堂大力推进“课堂革命”: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主,引入企业的工作任务,大力推广项目式、模块化教学。比如引入湖州特种设备研究院电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久立集团高端装备制造实训基地、大东吴集团建筑新技术实训基地、香港亚非集团亚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把“校中店”作为学生校内实践课程的基地,围绕典型产品或服务组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参与程度,实现在“做中学、训中学、研中学、创中学”。大力开发网络课堂: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虚拟课堂等为载体,打造“一师一课一平台”全员参与的“互联网﹢课堂”,为每个学生构建虚拟学习空间,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沟通、答疑、解惑等各种需要。建立一批企业课堂:通过引企入校、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等形式,创新实践教学。与久立集团、吉利汽车集团、大东吴集团等大型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实体企业课堂,满足跟岗实训、工学交替培养需要,累计在10个专业中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1200多人。

以“湖职好课堂”品牌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打造湖职“金课”。学校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优课优酬、整体提高的思路,扎实推进“湖职好课堂”建设。制定课堂教学“十个维度”评价标准3.0版,落实“三环联动”教学质量监控,着力实施“德技、专创、产教、赛教”四融合的“湖职好课堂”建设,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双轮驱动下的大思政教育格局,思政元素覆盖全体师生、融入所有课程。历时5年,累计建设575个品牌课堂,分层分类教学达40%,小班化授课达到60%。编制基于MOOC的教学案例100则、“湖职好课堂”教学创新案例100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100则。专利小班获得专利278件。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4-24/xw_2649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