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丹丹
雨淅沥沥地下了近半个月,温州的气温一夜之间从夏天回到春天。然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却热火朝天,2021年浙江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果然,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在中国足踝健康装备研究院,与会人员纷纷对“一双鞋”的“华丽”升级赞叹不已。
在民营经济活跃的温州,重商文化基因一直流淌在温州人血液里。温职院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形成了“区域有什么支柱产业,就建设什么专业;区域有什么企业难题,就建设什么服务平台;区域有什么新技术需求,就培养什么新技术应用人才”的办学实践,走出了一条“与区域经济互动、与企业行业共赢”的办学之路,被誉为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
擦亮鞋,开直播
把专业设在产业链与需求链上
“招体育学院学运动分析的教师来教做鞋专业,靠谱吗?”“学校学得这么超前,工厂也用不上啊!”“鞋子能治疗糖尿病?”这些质疑声已经不是施凯第一次听到。
“制鞋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今经过产业升级,单纯的制鞋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作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温职院党委委员、设计创意学院院长施凯认为:“高职院校要适当引领产业进步,传统产业要敢于跨界。”去年,温职院和温州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合作成立中国足踝健康装备研究院,致力于“擦亮”传统制鞋业。
走进中国足踝健康装备研究院,仿佛进入了健身房,又似乎是科技馆,但琳琅满目的鞋子提醒大家,它是研究如何做鞋的。施凯将制鞋业的进化史归结为“普通鞋—功能鞋—舒适鞋—健康鞋”4个发展阶段。目前,该研究院主要攻克的方向正是舒适鞋和健康鞋。
“我们根据人体运动特性开发出更适合中国人脚型的鞋,告别‘新鞋磨脚’的情况。”在一台人体步态测量机前,几名学生正在测试新开发的“护士鞋”,通过采集人体下肢运动参数和足踝受力特征,他们研究出“穿着不累的”高跟鞋。
在研究院,形态各异的鞋垫惹人注意,“一双鞋垫的价格超过千元?”记者不禁疑惑。原来,这是一双需要医生与鞋匠合作才能完成的糖尿病足定制鞋垫。“下一步,我们会探索利用3D打印技术,提高做鞋效率,降低成本,将健康鞋推广到大众康养领域。”施凯说。
与制鞋相比,直播行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敏锐捕捉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温职院与温州联通合作共建网红商学院,培养直播电商、网红孵化等人才,为企业提供新品发布、共享直播间及新零售一体化解决方案,赋能温州企业在新零售时代的转型升级。
此外,温职院充分利用域内外资源,深度推进智能制造类、时尚设计类、现代服务类三大专业集群与产业融合,紧密对接世界500强企业和龙头行业,“校行”“校企”共建温州家具学院、安恒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9个产业学院。
县市区也有大学了
把学校建在产业基地和开发区里
“我们班的同学一毕业,就被‘抢’光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石凯文一脸兴奋,他是温职院瑞安学院的首届毕业生。
2013年,温职院与瑞安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共建瑞安学院协议,创造性地提出高职教育深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温职模式”。“高职院校服务应该是下沉的,我们要主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把职业教育的这篇宏大‘论文’写在瑞安大地上。”温职院党委委员、瑞安学院党总支书记童卫军的目标是,将瑞安学院打造成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典范。
一所高校对一个县城来说意味着什么?瑞安学院给出了答案。瑞安学院经过5年的办学,可以确保瑞安生源占到50%以上;通过精准就业,可以确保50%以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留在瑞安。“瑞安的招商引资有了最有利的抓手!”困惑瑞安政府多年的人才问题,迎刃而解。
为破解中高职融通“两张皮”难题,温职院与永嘉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永嘉学院。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难点在于,空间上的不集中、人才培养的不连贯、师资力量的不融通。永嘉学院设立高职部和中职部,在专业设置上,精准对接永嘉泵阀、文旅、电子商务等支柱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将高职与中职拉到“同一屋檐下”,真正实现一体化办学。
“学校采用‘分布式’办学,中心校区建成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典范。东面依托鹿城校区实施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打造温台产教综合数据平台。南面与瑞安市政府联办瑞安学院,支撑瑞安汽配、智能装备等产业高质量发展。西面与瓯海区政府联办温州设计学院,打造扎根特色小镇、服务产业园区的典范。北面创建永嘉学院,为创新中高职衔接路径提供‘永嘉方案’。”产教融合处副处长易淼清将此称为,“一核四翼”的“东、西、南、北、中”办学新布局。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5年超98%
把创业基因植入每一个温职人血液
“我希望全国5000所矿井,都能用上矿井人员安全定位系统。”在第十七届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答辩环节,温职院学生余柯剑饱含人文关怀的发言引发全场掌声,他的团队项目“让爱回家——矿井人员安全定位系统”斩获一等奖。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大多数矿难悲剧都是因为无法及时定位矿工的位置。”该项目指导教师金余义介绍,历时8个多月,团队研发出基于UWB技术的“矿井人员安全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具有通信频段广、抗干扰强、传输数据快、定位精度高的特点,可称之为“井下厘米级GPS”。
与很多参加竞赛的大学生不同,温职院的学生并没有止步于获奖。针对该系统,余柯剑团队已申报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7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2项。金余义指导学生“孵化”的创业公司——温州市研创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销售额已突破千万元。
在温职院,每个专业的学生都会学习商科,创新创业的精神贯穿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我们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创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创业实践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拿到课堂上讨论。”设计创意学院教师邢旭佳认为,只有教师有闯劲,学生才有干劲。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中,邢旭佳团队的作品《助创新创业 迎美好生活——个性裙装定制》获得一等奖。
2020年,温职院的发明专利授权数连续3年位列全国高职院校榜首。近日,2021中国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活力榜发布,温职院位列全国第一,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四。“每一项科研项目都是针对企业的技术难点和痛点,拿到企业就可以直接用。”科技处副处长高斌介绍。
温职院用行动回答了高职院校要不要做科研、如何做科研的问题。走进技术研创大楼,几面墙的专利证书格外引人注目。学校致力于打造“学训研创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已成立22家创新创业工作室,成功“孵化”出70余家新技术应用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