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学历偏好”岂能愈演愈烈

网友投稿  2021-06-02 08:08:08  互联网


新闻回顾

最近一档综艺节目里,就企业招人中“第一学历偏好”进行了探讨,不少公司认为本科学历含金量更高。仔细观察会发现,近几年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越发苛刻。从“唯学历论”到如今的“唯第一学历论”,一份好工作的招聘条件被层层加码。

刹刹“第一学历偏好”这股歪风

□夏熊飞

在求职过程中,不少学子发现,用人单位越来越偏重第一学历。这意味着他们即便研究生毕业于名校,如果本科就读的只是普通高校,依然会失去就职的“入场券”。

“第一学历偏好”可谓由来已久,再加上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扩招、考研人数剧增等因素,高学历求职者数量也相应增长,于是乎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把筛选条件前移,盯上了“第一学历”。

由于种种原因,求职者没能在高考结束后考上理想的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甘心当一条“咸鱼”,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并通过考研进入更好的大学深造,这本身就是挑战、提升自我的最好注解。但所有的汗水、努力因为用人单位的所谓“偏好”,就可能全部被抹杀。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导向,会让就读于普通高校的莘莘学子在迷茫中失去继续奋斗的动力。

第一学历固然重要,但仅仅代表着求职者某一阶段的学习状况、能力水平。一些企业坚持“唯学历论”到如今坚持“唯第一学历论”,与其说能够更有效率地筛选出更具学习能力、发展潜力的毕业生,不如说是他们仗着处于“买方市场”的优势,将变本加厉的学历崇拜及学历歧视进行到底。

“第一学历偏好”加剧了本已严重的教育焦虑,大大损害了大学生们的就业平等权,严重影响了社会对人才的评价,该刹刹这股歪风了。

为自己赋能,远离“第一学历”恐慌

□朱小峰

就业难已喊了很多年了,“唯学历论”也盛行了许久,现在企业竟在节目中公然为“第一学历偏好”背书,这无疑让大学生们本已不安的内心添了几分焦虑。

所谓的“第一学历偏好”,说白了,就是企业在应聘者众多的情况下,首先从学历上对求职对象进行筛选、分流,比完最高学历再比“第一学历”。这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为歧视。求职大学生要看到这一现象的不合理性,不能因为在职场上有着类似遭遇就生出挫败之感,继而停下前行的脚步。

“英雄不问出身。”大学生大可不必被“唯第一学历”的论调所禁锢。学历只是能力的一种外包装,无论什么学历,一旦进入工作场景中,最终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

“真金不怕火炼。”练就了“真功”,学历也就不会成为大学生们个人发展的障碍了。一方面,大学生要以自己的专业学历为基础,做好职业规划,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空间;另一方面,在平时的学习中,切记远离“第一学历”恐慌,不必因本科就读普通高校而自怨自艾,只有通过专业上的刻苦学习和积极的社会实践,持续为自己赋能,才会最终成长为企业及社会欢迎的人才。

破除“唯学历”人才观是大势所趋

□李 平

在劳动力市场中,企业动辄学历“查三代”,偏好“第一学历”,这种扭曲的用人标准,不仅在固化“唯学历”“唯文凭”的用人导向,也是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去年,国家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在接下来的教育评价改革中,破除以“唯学历”和“唯分数”为中心的种种教育弊端。随后,教育部又下发《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改变人才“高消费”状况;将存在就业歧视、欺诈等问题的用人单位纳入黑名单。

打破“唯学历”人才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也有一些地方积极做出尝试,比如杭州这两年另辟蹊径,打破原有“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评价模式,把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等市场元素纳入高层次人才分类评价标准。除了大家熟知的快递小哥李庆恒之外,一线的护士、种植苗木的能手及一些新领域人才等,也都享有获评高层次人才的机会,如此多元、开放的人才认定方式,引来无数点赞。

然而,“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由来已久,要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全社会营造起“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围,需要用人单位打破固有的观念和桎梏,拓宽人才选拔的标准。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之所以存在“学历情结”,也和不少高校培养的毕业生难以胜任岗位要求有关。高校要借教育评价改革的东风,主动顺应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探索完善适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4-24/xw_2685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