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课程是一点一点生长出来的 ——衢州市柯城区新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纪实

网友投稿  2021-06-04 08:08:08  互联网


□ 池沙洲

“每当有了一个好的想法,发现了一个新的资源,我们都会很兴奋,马上将它用在课程的实施中。课程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生长起来,直到有一天,我们觉得材料够了,就会选择其中的一些做一套活动指南。刚印好的书本是崭新的,看着让人高兴,但只是一个阶段的成果,很快就会过时。因为,课程的持续生长会永远走在课程设计者的前面。”衢州市柯城区新华小学副校长黄欣的这段话,描述了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揭示了课程生长的规律。

“创意与玩艺”是新华小学的拓展性、实践性、综合性校本课程,2012年获得第四届浙江省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在此之前,该课程已有近20年的探索历程,从一株小苗(1993年“学校、家庭、社区三合”德育市级课题),长成小树(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德育精品课程)。又过了将近10年,如今已是苍翠挺拔、亭亭如盖了。

古旧东西,别扔!是课程

黄欣和记者说话的地点,是在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下村的一幢古宅内。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明净古朴。

古宅名叫“王氏仓屋”,是衢州著名纸号“王立大”存储纸张的地方。建于1907年,后收归国有,成为下村小学的校园一景。

2007年6月,柯城区推行“一校两区,名校托管”城乡均衡教育政策,新华小学完成了对下村小学的托管。相距十几公里的两所学校,正式合二为一。

下村小学建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与古宅一起被总校接手的,还有建校时种下的7棵老桑树。在时任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孔丽珍的眼里,这些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都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

“养蚕”是四年级科学课的传统课目,在养蚕实践中,相比城市学生为了寻桑养蚕,一叶难求,仅有100多名学生的下村校区,7棵参天老桑,桑叶又大、又厚、又绿、又多,可谓“产能过剩”。

于是,继任校长刘秀芬有机整合了这些资源,将“桑园课程”迭代为“叒桑课程”。近年,全国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后,又升级为“光合森林·四季桑园”新劳动教育课程,使“蚕”“叶”“茧”“枝”都成为学习项目。除了班级承包制和社团走班制的日常养桑种植劳动,春夏设“桑叶童画”“蚕农蚕事”“桑果留香”,秋冬设“茧中拾韵”“桑茶飘香”“桑枝小品”。

学生罗晨茜在日记中写道:“每周四的桑园社团课是乐趣最多的,我给桑树松土、施肥、捉虫……我也学会了利用桑叶炒制桑茶,利用桑葚制作桑葚酱、桑葚酸奶冻、桑葚酒……利用桑叶汁制作面条、面包、糕点……”

王氏仓屋因自带的历史印记成为得天独厚的古宅博物馆,馆中藏品有:学生制作的描绘传统造纸工艺流程的木屑纸浆画,学生探访古宅、古桥、牌坊拍摄的照片及制作的泡沫模型。而仓屋本身就是一本精美的古建筑教科书,额枋、童柱等建筑构件用铭牌一一标示,周边民居中的花窗、牛角、砖雕被收集一处……下村校区还多了一门课程——学做小小讲解员。

“天降祥瑞”?西瓜,是课程

2019年11月6日,快要立冬了。一名学生无意中看见教学楼三楼有什么异样,飘荡而下的迎春花枝条中,似乎隐藏着什么东西,靠近细看,原来是两只西瓜。

全校师生的脑袋里一时充满了各种问号:为什么冬天还能长出西瓜?这西瓜籽是从哪里来的?学校花坛里野生的西瓜能吃吗?这瓜与超市里的普通西瓜有什么区别?这么一根西瓜藤能承受多大重量?……

学校顺势开展了一场以西瓜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新华小学校长童伟强给记者看他的朋友圈,讲起当时的盛况,依然是饶有兴味。

学生们担心西瓜掉下来摔坏了,用塑料绳给西瓜编了网兜,于是学会了手工编织的技能。

低年级小朋友发挥了丰富的语言想象力。二(4)班马炜岳说:“我看到瓜田里的西瓜都喜欢躺在地上,这西瓜却挂在空中,是不是在地上待腻了呢?”

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是中高段的学生,探究过程分为4个步骤:1.乐问泉,让问号咕嘟咕嘟地冒出来,大胆地提出问题并和他人分享问题;2.拾贝园,收集并学习相关的专业资料,去请教有经验和学问的人,将点滴的思考记录下来;3.金手指,设计相关的实验,自己动手做一做;4.试金石,检验一下实验效果,让大家都来评一评,这样做到底行不行。

归纳起来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效果,这几个环节囊括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很多学生去水果摊买西瓜,带回家去研究。有的将整个西瓜放在锅里煮,看看能熬出多少糖分;有的将西瓜瓤插上电极,想做出一个水果电池;还有的想知道西瓜皮上的花纹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特殊含义……

童伟强在朋友圈晒图时写道:“都是一样的西瓜,你为什么偏偏在冬天葳蕤?偏偏在迎春花丛中漫步?偏偏挂在空中荡秋千?是想经历四季成为一只阅历丰富的‘智慧瓜’吗?感谢你,不畏寒冬,给孩子打开了未知的世界。”

一个多月后,瓜藤枯萎了。12月16日,学校举行了一场摘瓜仪式,由食堂师傅将西瓜对剖。看见红红的瓜瓤、黑黑的瓜子,全校学生都沸腾了——虽然是小了点,但的确是西瓜啊。

学生们小心地将瓜籽取下,分给各班保管,以待来年栽种。

当天中午,食堂用瓜瓤和瓜皮做成一道“网红菜”——瓜汤,这一天学校所有人都成了“吃瓜群众”。

虽然,最终并没有人弄清楚为什么西瓜会在冬天结瓜;那些保存下来的西瓜籽也没有如愿在第二年种出西瓜。但经过这短短的40多天,两个西瓜天选般地成为课程资源,带给师生无尽的快乐和满满的收获。

有人之处有课程,人即课程

老教师梅樟木在下村小学度过了大半辈子,有着丰富的农技知识,师生有什么问题,他马上热情地想办法解决。他给记者斟了一杯浓俨的桑叶茶,这是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在仓屋里炒制的。仓屋里布置得整洁雅致,摆放着过去农家的用具。这里既是学生开展“叒桑课程”的场所,也是待客品茗的茶室。

除了原有的桑园、古宅,刘秀芬带领教师们从山上移植了几株野生的衢橘,栽种了包括“衢六味”在内的中药材,建成了橘园与药园,形成了系列劳动实践基地,构建了“三园一宅”校本课程。

学校引入了STEAM农业的概念,将劳动实践教育课程加强与升级,种植园地分为两个区块:“小田间”边上安装气象观测仪,土里安装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土壤的湿度、温度、pH值等,负责培育幼苗;“大田间”的各种蔬菜瓜果,由学生自主选择栽种,并请农科专家定期来校指导。

指导教师张珺打开手机App,瞬间打开了“大田间”的喷淋灌溉系统,几个旋转喷头自动滋滋滋地给农作物洒水。

张珺和她的学生介绍,“大田间”原是教学楼后的一块空地,要将其改造为农业用地,并不是买来化肥往里填充了事,毕竟,校园农业实践活动的目的不是种菜吃菜,而是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选择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学习中培养劳动能力和创新精神。

于是,学生们做起了土壤改良实验。他们在教师指导下划出4块实验地,分别填入复合肥、桑叶、食物残渣和菌渣进行对比,发现用菌渣改良后的土壤品质最好。

2018年,学校入选“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领航学校”;2020年,《统整+协同:构建学校创玩STEAM实践图景》案例获“浙江省中小学STEAM教育实践学校典型案例”。

以“创玩”为特色的新华小学校本课程,从最初的“变废为宝”环保工艺品制作活动起步,到涉及麦秆画、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超级百变”课程,直到以“游艺、画艺、塑艺”为序列,以主题研究为支架的“创意与玩艺”课程体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综合部主任方凌雁评价道:“学校以综合实践项目学习为载体,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参与进来,基于真实,因地制宜,师生协作,共同创生,降低了课程开发的难度,真正体现了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的课程开发理念。”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新华小学的拓展性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轻松、有趣、合理、智慧,令人期待,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校本课程的正确打开方式也许就像那年冬天从教学楼垂下来的西瓜,在不知不觉中自然生长,等待着人们去观赏、爱护、采摘。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4-24/xw_2688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