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链接

网友投稿  2021-06-16 08:08:08  互联网


重大平台:打造“122”工程

“十四五”期间,为助力办学转型,闲林职高提出打造“122”工程,就是建设一联盟、两基地和两学院。

一、“融合+”产教融合联盟

依托“融合+”,打造全产业链人才培养新模式。抓好重点建设专业——园林专业,畅通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继承中抓好创新,从工学对接变成产教全面融合,形成产学研销一体化。基于塔基山实验场,把园林专业教学根植在“实验田”。核心课程对接岗位,推行项目教学法,“1+X”课程融通的工作手册式模块教材,从而撬动教学改革。织密产融网络,打造上市企业深度合作的产融模式。

二、“全科+”教法共研基地

做强学前教育专业,打造学前专业“金名片”。以全科教育理念引领,优化学前专业内涵建设,做强专业品牌,打造多路径、多层次、多方向的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前教育“蒙学团”教研体系,对接杭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开展高水平专业建设。依托高校资源与韩国、英国等相关大学探索长学制本科人才培养。

依托“全科+”教育理念,从优势专业向整体专业进行辐射,致力于打造“全科+”专业集群。探索“单科融渗—项目驱动—多科协同—综合实践—全科展示”的全科人才培养范式。融会学科与岗位、学科与学生、岗位与学生,构建以教育资源平台为依托,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凝练全科理念,体现闲林特色的专业集群品牌。

三、塔基山职业体验基地

以“数智+”硬件配置提升体验基地的数字水平。引入产融理念,让基地“活”起来,将体验基地打造成集展示、教学、销售、创业为一体的职业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场,可考虑引入产教融合企业进行项目化管理。

开发三大项目,即普职融通项目、职成融通项目、社会培训项目。构建素养与技能融合的“文化素养+职业技能”;双师融合、学历与培训融合,可以举办面向未来科创城相关从业人员、面向社区、面向归属地新农民的培训等,体现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

四、非遗文化学院

与阿里巴巴电商创业学院创立径山茶艺与茶营销学院,开展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探索。打造径山茶品牌,开展跨专业融合,将旅游、电商、美术专业进行跨专业融合,考虑跨学校、跨企业合作,共同打造径山茶品牌,培养复合型人才。探讨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校校(学校与职校、高校)开展基于真实项目的合作,建立有效的营利模式与成果共享机制。建立径山茶艺术长廊、径山茶文史馆,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

五、创业创新学院

对接新发展,提高专业建设的“数智”水平,以“数智+”打造专业集群,聚集资源,精准发力。对接新业态,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孵化机制。

重大政策:推进“三大计划”

“十四五”期间,闲林职高还将推进“三大计划”,作为助力办学转型的重大政策保障。

一、数字校园改建计划

启动闲林职高“数智+”工程。进行硬件设施“数智”改造,建立并建成1个以上智能教室、1个以上智能实训室。学校硬件建设进行“数智”化改造,如门禁系统;建立闲林数字资源库,汇集优秀的教学资源、教材资源等;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数字化平台,畅通学校与合作企业的交流通道,企业可及时发布项目、招聘等信息。

以专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增设社会急需新兴专业和传统专业数字化改造。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和“产业学堂”建设,鼓励企业建立产学研共同体,探索共建、共享、共赢的新机制;设立“专业数字化”改革专项资金;支持行业企业建设一批数字化实习实训基地;支持学校开展“数字蓝领”技术技能人才改革等。

二、教师发展“群鹰计划”

推进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转型升级倒逼师资队伍建设,从四代合体(名师、带头人、骨干、新教师)走向“群鹰计划 ”:领鹰(首席教师)、精鹰(个性化教师)、蓝鹰(骨干教师)、雏鹰(青年教师)、飞鹰(兼职教师)。

全科理念,打造融合型教学研究平台。形成“单科融渗—多科协同—项目统整—全科展示”的教研方式;打造合作型教师发展平台,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建立教法研创中心,建立名师培育机制,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积极探索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鼓励教师“跨界”发展,除了原有专业外,再研习1~2个其他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尤其是数字经济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满足职业教育迭代改革的需要。实行“上天落地”行动:“上天”是到有关高校培训、到省内外知名中职学校考察或挂职;“落地”是鼓励教师进职场、下企业。

三、“数智”金蓝领培养计划

积极拓展长学制一体化人才培养,建立“校—企—校”联动模式,推进课证融通,贯通“中职—高职—企业”“初级—中级—高级”证书的人才成长通道。积极与国内外高校、高职院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人才的高质量、宽口径发展。积极对接辖区内外规模型企业,在政策范围内引入企业参与产融项目合作或开展联合人才培养。

探索“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的开环职业教育模式。完善在校学生与毕业生动态技能培训机制,建立校企多元合作机制,盘活学校培训资源与场地,服务学生技能提升需求。面向企业与社会,开展职业能力培训,强化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功能。不断活化学校办学资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4-24/xw_2696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