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赓续红色血脉 提高“四史”学习实效

网友投稿  2021-07-07 08:08:08  互联网


编者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这离不开“四史”学习,“四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好“四史”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青少年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报约请部分专家与教育工作者一起探讨——

□ 言 宏 实习记者 涂郁子

理论实践结合,坚定理想信念

主持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各地掀起了学“四史”的热潮。请问该如何引导中小学生学习“四史”,才最为有实效?

张咏梅:引导学生学习“四史”,要把握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四史”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具体的“四史”知识,更要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获得感”。中学有专门的思政课、历史课,都对“四史”具体知识有所涉及。学校层面要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在学“四史”的过程中提高历史站位、树立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学生学习“四史”的最终目的是“学史增信”,最有效的“四史”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理想信念。

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开展“四史”学习时,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学习成效。比如镇海中学就把学校第三十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主题定为“恰是风华‘镇’茂”,在艺术节开幕式上根据党史上的重要时间点,在校园中设计了“答题、射击、躲避、传递”等任务场景,引领学生“重走长征路”,重温党史。要注重体验式、浸润式的学习。我们利用学校新建的党建展厅和“红色长廊”开展宣讲活动,还进行了微视频拍摄等活动。

刘力:要想提高中小学生学习“四史”的成效,我认为可以在学校文化环境创设上下功夫,比如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树立公民责任意识。要重视“四史”学习,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有机整合以博物馆为代表的场馆课程。各中小学要创新和丰富学习形式,推行旨在加强学生责任担当和价值体验的服务性学习,将“四史”学习融入各类社会性实践活动中。

肖龙海:学习的本质是参与真实的实践。学“四史”,悟思想,必须要走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百年历史长河,打开历史画卷,通过史料实证,勾连古今,再现历史情境,确认史实,理解史事,拓展历史视野,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客观评价史事,检验历史认识,形成正确的史料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解释能力,促进学生历史观的形成和历史方法的掌握。

研究发现,当学习者投身于情境之中时,他们的心智能够被充分激活。联系现实情境学党史、悟红船精神,就是要立足生活实际,以真实任务驱动学习教育活动。我们还要在真实应用评价的情境中学习。当学习者理解可迁移的概念和过程,给其提供更多机会将理解的内容应用到有意义、真实的情境时,才更可能获得长期的成效。

仇德川:让“四史”学习更有实效,一是要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二是要积极践行,让青春更加鲜艳光亮。要教育学生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奋斗,使伟大的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让人们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这一切来之不易。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未来一代接过接力棒,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奋力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提高了认识,还必须落实到实践中。要让学生们重新看待自己的学习、生活,进一步端正奋斗目标,为祖国的强大而学习,为建设美丽的家园而出力。让他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积极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开拓创新,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傅彩云:“四史”在时间上跨越大,内容多。对于未成年的学生来说,“四史”离他们比较遥远且抽象。要提高“四史”学习的实效性,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重点、重实践、分层次。

学校的“四史”教育,课堂是主渠道,要充分发挥学校历史课、政治课的作用和每位教师的课堂德育渗透作用,做好思政一体化建设;用好学习载体,如“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组织学生网上学;要丰富学习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四史”专题展览,做好红色场馆、红色之旅、红色视频推荐,并将其转化为“四史”教育的生动教材;要同步策划知识竞赛、线上答题等活动,提升学习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多形式学习,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从党史学习教育中学出一份忠诚,学出一份责任,学出一份担当。学校要利用好一些时间节点,如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结合开展庆祝活动,树牢爱党爱国责任意识。

活用红色资源,助力“四史”学习

主持人:红色资源对“四史”学习有重要作用,该如何挖掘和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学校是如何整合利用这些红色遗迹、宝贵资源,发挥其教育功能的?

肖龙海:在真切的历史情境中,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回望过去、追思故人、感悟思想情感。要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来开展“四史”教育,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因库,还可以开展红色研学之旅。如嘉兴的一些学校开展了“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红船少年’研学旅行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少先队员们组成多支红色研学队伍,追寻革命先辈足迹,“重走一大路”。各支队伍携着研学地图,跟着有关儿童文学作品所描述的情境路线,到达狮子汇渡口遗址公园,看中共一大代表的铜像静静屹立,联想气度万千的历史场景,齐唱自创歌曲《红船少年心向党》。

张咏梅:镇海中学校园内有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等众多历史遗迹,其中3处与镇海口海防遗址一起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就要让隐性的故事显性化。2019年,我们启用了新建的镇海中学“红色长廊”。“红色长廊”收录了11位在镇海中学现址留下足迹的“四史”上的英烈、楷模,让来校参观的客人也能受到红色文化的洗礼。我们还以“红色长廊”为题材,开发微党课、制作微视频,重现红色经典、学习英模人物。今年,我们还启用了新建的党建展厅,作为学校党员开展组织活动的场所。

傅彩云:学校是在国家、社会的大背景中发展的,和“四史”是密不可分的。海宁市硖石中学是在1902年创办的,已走过120个春秋。一代代校友彰显出他们的家国情怀。我校校友、著名文学家吴其昌在九一八事变后,与弟吴世昌通电绝食,要求抗日,传为爱国壮举。诗人徐志摩是海宁市硖石镇人,他曾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并从事革命启蒙运动。他们都把个人的发展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这可以给学生以启示。

可以让“四史”教育结合校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更觉亲切、具体、生动。我们要常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深刻领会学校发展不易,更要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赓续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逆水行舟的拼劲、逢山开路的闯劲、咬定青山的狠劲,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夏伍华:故事是孩子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通过鲜活的故事让学科教学与“四史”学习深度融合。一方面,我们将育人理念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开发了“故事中的党史”“故事中的经典”两个专题课程,教材即将出版。另一方面,我们根据课程特点,通过课程思政的要求,运用多种形式有机渗透、落实。如体育课中,设计不同历史故事场景的闯关活动,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度泸定桥等一个个历史故事,变身成了一个个饶有趣味的游戏活动。

单晓奕:杭州市萧山区衙前农村小学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第一所农村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有农小旧址、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李成虎墓、凤凰村村史馆、东岳庙旧址、杨之华纪念馆等红色遗迹。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红色文化,我们结合不同年段的特点,每年开展一系列红色教育常规活动。对于低段的学生,我们会带领他们参观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小旧址,逛校园里的“红色长廊”,感受百年文化,还会通过假日小队活动,带他们拜访老衙前人,听老人讲过去的事等。对于中段的学生,我们邀请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和学生一起拜访百名农小校友,感受百年农小发展史、百年农运发展路。对于高段的学生,我们开设了区级精品课程“红伢(衙)研学课程”,通过课程和社团,培养了一大批“红色小小讲解员”。

胡鹰翔: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样也是最好的学习资源。在丁蕙实验小学,我们围绕着红色资源,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四史”学习活动。我校结合特殊的地域文化与红色资源,打造了一个多元化体验的党史教育阵地——初心学院。它以党史教育为主线,拓展学生的无边界学习空间。这个阵地是由学校自主设计并建造的,同时借助VR技术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沉浸式体验场馆。场馆还原了许多革命历史场景,“红船领航”“红军长征”“南泥湾场景”……这些仿真场景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党史的距离,少先队员们常常走进初心学院,了解党史,“亲历”红军长征之路,沉浸式地感受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报国志。

王新伟:“四史”学习要因地制宜,创新实践。区域推进“四史”教育需要顶层设计。近年来,义乌市教育局根据研学工作要求,对市域内中小学生校外研学进行了“一体两翼多点”的五大主题线路的布局设计,其中利用本土陈望道故居、冯雪峰故居、七一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了“红色之旅”系列课程(其中含有大量党史学习内容);结合区域特色,立足于中国小商品城、“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始发站、义乌城市规划展示馆等,设计了“丝路之旅”主题研学线路,鲜活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义乌实践历程。如果说“四史”是书,那么我们这样将研学这样设计是为了进一步呈现一些注释功能,且我们相信,本土的、身边的,肯定是最鲜活的,也是最富教益的。

传承民族精神,汲取智慧力量

主持人:学好“四史”意义重大,通过回首过往,才能明白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从而坚定对美好未来的追求。请问您对“四史”学习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刘力:开展“四史”学习,能够让青年学生通过追忆革命历史,感受伟人风范,汲取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引导学生学习先辈们的奋斗精神,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培养出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夏伍华:想让“四史”教育持久入心,充满生命活力,需要实践“四融”策略:一是融入办学理念,二是融入课程建设,三是融入课堂教学,四是融入活动育人。“四史”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传承民族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要实行“立格教育”全覆盖,以立格课程构建为主线,开设实践体验类课程,实施学科课程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怀。课堂是学校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是“四史”教育的主路径,而通过活动的形式开展则更易被学生接受。

张咏梅:学习“四史”,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习“四史”,是为了“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我们要从学习中汲取思想的力量,将奋斗作为底色;我们要从学习中汲取信仰的力量,追求“守正创新”;我们还要从学习中汲取实践的力量,更好地坚守教书育人初心,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单晓奕: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我们坚持开展“四史”教育,但也一直在思考:是否能有专门机构,系统研究梳理“四史”,开发适合学生的“四史”教材?让我们的“四史”教育更“原味”、更“趣味”,让这些文化和精神真正地流淌到孩子们的心里。

仇德川:7月1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必将载入史册。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树立更高更伟大更坚定的理想信念,并行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非常振奋人心,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就要求每个中小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前辈们几代人奋斗出来的,一定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傅彩云: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慷慨激昂的讲话,正所谓回望百年征程,见证初心永恒。一百年峰回路转,一百年热血激荡,始终如一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正是新时代青少年最好的“四史”教育教材。“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们的寄语。“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是青少年的铮铮誓言。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3-04-24/xw_2716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