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疫情之下,我们需要准备什么

[db:作者]  2020-02-26 23:12:29  互联网

    疫情当前,有太多的细节引人深思。据说,向中国伸出援手的日本,眼下也正遭遇“口罩荒”。但观察人士指出,“口罩荒”并未在日本社会引发剧烈的“口罩慌”。

    因为平时我们在日本可以随时看到口罩满满的存在感:地铁上,它是上下班高峰期的安全感;身体抱恙,它是利己利他的社会礼仪;餐馆饭店,它是服务行业的质量保证……更别提每年春天困扰日本人的“花粉季”,琳琅满目的口罩会占据各个商店的显眼处。

    日本社会对口罩的态度,也许与他们的责任思维有关:管好自己,尽量避免给他人添麻烦。这种折射在戴口罩这件小事背后的高度自律感,也彰显了人们对待危机的态度:在灾难面前,每个人都有义务做好自己的事。

    那么,作为教师,疫情之下我们需要准备什么呢?

    备好信息技术课。因为疫情的冲击,所有学校被迫踩下急刹。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一出,从2月10日起,线上学习风起云涌,但与这一片繁荣和繁忙相并行的不全是有序与点赞,也有不少杂乱与埋怨。

    因为在线学习这条轨道还有待优化——超大流量突然涌入,相关平台不堪重负;处在起步阶段的平台各自为政,功能残缺,体验欠佳;电子产品的副作用又令人如此惶恐……

    我们知道,“危”与“机”始终相伴而生,疫情过后我们还要补上新技术的应用与学习这一课。

    我们所处的地球,注定让人类无法摆脱疾病、环境问题,达摩克利斯之剑永远高悬头顶,人类社会各个组织系统都必须找到有效规避风险的途径;随着学生不断提升核心素养、自主管理能力,他们对学习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急需私人定制的学习方式;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即便离开校园,我们同样需要学习。

    备好学科经典课。当下,许多教师为了线上教学准备新课之外的教学内容,但苦于事前没有充分准备而“无米下锅”,盲目应战。

    虽说最好的学习内容应该立足历史、面向未来,在传承与创新中打破教材世界的二元对立,走向“世界是最好的教材,教材是真实的世界”,但我们千万别忘了:许多亘古恒常的文化知识内核一定是学生人生底色应有的储备。

    经典的一定是永恒的,我们可以早些备下这些经典课。我们学校在这次“停课不停学”中为什么能够相对从容?主要得益于学校在各学科已经准备了相当充足的“米”和“油”。

    语文学科,我们围绕“诗词里的季节”“南京城里学语文”“小古文里的大世界”等系列内容,请校内有专长的教师进行微课微视频录制,已储备了40多节。此前,录制的内容定期在南京科教频道播放,目前已编入学校延长假期的课表,并通过南京市玄武区“学乐云”平台和学校微信公众号推出,赢得了区内外同行的好评。

    数学学科围绕数学思想方法序列展开。学校数学团队提前进行顶层设计,努力开发“长小娃必备的数学思想方法”教程搭建课程框架,以微课呈现,已经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素材。“统筹”“转化”“画图”“极限思考”等关乎数学本质的内容,有效弥补了课本内容的不足,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再加上定位于“感受性学习”的弹性要求,动态、卷入式的呈现方式,使学生脑洞大开。

    除了这些,我们要准备的还有许多方面。比如,要让学习型家庭成为教育的“最基础组织细胞”,要让学生走向更大程度的自我管理和自组织,要让学习方式加速走向任务式与挑战式,要加速课程与资源的平台化进程,要加强智能化教育新评价展开规模化应用……

    疫情如同择人而噬的洪水,也是重启未来的契机,矫正人类的行为,化解“次生灾害”,是全体教育人有所作为的领域。

    (作者系特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校长)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02-05/xw_3021.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