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特别的战“疫”,这场疫情就是社会大课堂当中最为生动鲜活的教材。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如何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彰显课程的育人价值,是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使命和职责所在。
教学主题社会化:整体把握单元框架思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完善自我,健康成长”,以“尊重、宽容、反思”三个学习主题,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领域展开话题,帮助学生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友好交往,善待他人等现代公民基本的文明素质。
备课时,教师首先要厘清这三个关键词之间的界限与关联。另外,还需要厘清一个观点:学会尊重、宽容、反思绝非一节课可以做到。这节课的作用不在于要达成什么物质性的目标,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反思”的意义与价值,指给学生一条自我完善的路径。
教学目标精细化:结合疫情确立课文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还需要考虑把教学主题放入疫情的真实背景中,通过对社会事件的探索和解读,分析学生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联,确定符合当前实际的教学目标。
例如,《学会尊重》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该得到尊重;
了解尊重自己的意义和主要表现,学会尊重自己;
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学会从语言和行动等方面尊重他人。
教学目标中重点提出“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网络上针对“封城”“居家隔离”,流传出“不尊重人权”“限制人身自由”等言论,还有人瞒报病情。现代社会网络媒体无处不在,六年级学生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因此教师需要针对种种社会现象,结合本课教学目标,深入思考:到底“依法防疫”与“尊重他人”是否冲突?到底怎样理解“人的尊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尊重自己”?而将社会事件与教学目标结合进行精细化处理可以表述为:
通过观察,讨论个人尊严与社会安全的关系,认识到人的尊严与地位高低、贡献大小、年龄长幼都无关,每个生命体都应该受到尊重;
通过故事情境辨析,树立正确的自尊观,懂得尊重自己是尊重他人的基础;
通过社会事件分析,懂得尊重他人不仅是文明素养的要求,更是现代公民法治素养的体现,学习在言行举止中尊重他人。
教学素材多样化:挖掘热点融入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整体设计与教学建议中提出“内容律”与“教育律”都要适切、科学。其中“教育律”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从学生生活中生成教育主题,再将生成的教育主题覆盖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教材呈现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师挖掘儿童生活中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使课堂与生活链接,从而更好地反思、建构自己的生活。
《学会宽容》一课,教师可以从同一个主题的正反两方面选择素材。例如,针对“宽容与纵容”的辨析,我们可以通过一则“不愿主动接受小区体温测试,辱骂工作人员”的新闻事件,让学生去感受双方情绪,体验不同的心理,说出真情实感,再引导学生围绕“宽容也有限度,相互尊重是相互宽容的基础”进行辨析,认识到“宽容的底线是法律法规”,遵纪守法是现代公民文明素养品质的基本要求。
教学形式情境化:多元参与互动体验活动。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侧重的是学生精神品质塑造和价值观引导,教师要把教育理念融入情境化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情境。
三篇课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基本类似,都可以分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主要从认知层面展开,感受与认识“尊重、宽容、反思”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学会“尊重、宽容、反思”的重要性;第二课时侧重从实践层面去体验与练习“怎样尊重自己与他人”“怎样宽容他人”“怎样反思”。
针对第一课时的课型,我们可以用体验启发式开始教学。例如,教师在教学《学会尊重》一课时,就用玩游戏“猜猜ta是谁”来导入课文: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图片,教师用一句话描述,让学生猜一猜图片里的人物角色,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基于对新闻人物的关注,学生不难猜出人物角色。然后,教师叙述人物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再抛出反问:普通人值得尊重吗?通过问题引领,深入认知“每个人都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教学活动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关注全体,共同参与。无论是新闻视频还是图片情境,或是采集自社会事件中的辩论话题,学生都是学习主体,而把真实鲜活的社会事件融入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批判反思、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