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前,我已经从原班主任处了解了这个班学生的情况。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班级,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能真诚接受批评教育,只不过没几天便抛诸脑后,依然故我。“屡错屡犯、屡教不改,真是无能为力啊!”前班主任感慨。我静静听着,心里琢磨如何“拯救”这些顽童。
学生上课时虽不能做到专心致志,但在我严厉的目光下也不敢有过分的举动。课间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前脚踏出教室门,他们便开始疯狂的“表演”。见此情形,我将迈出门的一只脚又收了回来,玩得正起劲的学生马上安静下来。看到这一幕,我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在课间陪陪他们吧,或许情况会有所改变。”
第二天课上,我带来了象棋、扑克、跳棋等益智玩具,对他们说:“今天起,下课后老师与你们一起玩,好不好?”他们先是怔了一下,继而欢呼雀跃起来。下课后,我与学生玩起了象棋,周围很快围拢了一群人。我有意展示几招,把几个孩子杀得落花流水。他们有些诧异,接着是满满的羡慕。我对他们说:“以后谁玩得最好、谁进步快就能跟老师一起玩。”学生情绪高涨。从此,课间我就留在教室里,玩学生所玩、乐学生所乐。
这之后,学生在课间追跑打闹或恶作剧的情况便很少发生了,但他们的学习态度却让我一筹莫展,经常有一半的孩子交不上来作业。终有一天,我将一周3次没完成作业的几个学生留下来,要求他们补完作业再去食堂吃午餐,我也留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待他们补完作业,我与他们一起到食堂吃饭。饭后,张彬跑到我面前,流着泪说:“老师,我以后一定准时交作业,我不想再连累您陪着我们补作业了。”
在学生的外在行为习惯得到有效矫正后,我把关注点聚焦到他们内在的精神培育上。阅读是丰盈生命的最佳途径,只有书籍的持久浇灌,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如何才能领着他们走进阅读的殿堂呢?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在班级开展“共读一本好书”活动。从选书到定时阅读,我精心安排,保证好书人手一本,午休前的半小时共读雷打不动。刚开始,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他们阅读,有的学生魂不守舍、目光游离。我想,那就跟他们一起读吧,陪伴他们的灵魂比控制他们的身体可能更有效。于是我拿起同一本书,与他们一起阅读。我的目光投注在书上,不再用眼神逼迫学生阅读,他们反而更自觉地阅读。因为看的是相同的书,课后我与他们也有了更多话题和更深层次的交流。
我喜欢写作,有时会拿自己的作品与学生探讨。我谈文学创作的酸甜苦辣,也谈文章背后的故事;学生谈读后的诸多想法,也谈感觉困惑的问题。潜移默化中,我与学生的心灵贴得更近了……
一朵花的开放,需要枝叶的相伴相生;一棵树的成长,需要水土的默默滋养。在培育学生的校园里,教师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陪伴是一种姿态,是一次次俯身与学生玩乐的弯腰;陪伴是一种鞭策,是即使沉默也能让孩子反思的良方;陪伴是一种交融,是师生的心灵漫游千里也不舍不弃的同行。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民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