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校长观察疫情缝隙里的教育之光

[db:作者]  2020-04-29 22:57:24  互联网

    那天,远在国外的一位学生打来电话对我说:“老师,您还记得吗?非典那年,您在班会课上对我们说,‘每一个生命都不易,都值得尊重,不要小看一只蚂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保护好你自己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如果你是绅士,请你在口袋里准备一块手帕,那是最大的修养’。我记得从那时起,班里多了一个药箱,里面都是一些我们经常要用到的小东西,创可贴、体温计、酒精棉——这成了我们班的百宝箱。这次在国外听闻新冠肺炎疫情,我马上就想起我们一起度过的非典时光,我也想为疫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加入海外华人团体为祖国捐资捐物。”

    放下电话,我在想——

    其实那段时间,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备战中考,做了大量的试卷,但17年过去了,他忘记了中考的分数,忘记了做过的试卷以及老师的解题分析,却依然记得这些细碎的小事。

    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给你的所有东西都忘记后剩下的就是教育。也许知识会忘记,但能力一定沉淀下来,也许言说的具体内容忘记了,但受过的熏陶一定会沉淀下来,事实上许多孩子都是运用剩下的东西去思考,去创造他们的生活。

    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几多欢喜几多愁。有教师抱怨:网课上得累,学生听得累,效果又不明显,有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浙江省教育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线上教学方式对学生整体满意度影响并不大,但不同的线上教学方式下学生满意度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在省教育厅提供的7种线上教学方式(直播、录播、资源包、直播+录播、直播+资源包、录播+资源包、直播+录播+资源包)中,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资源包,即教师不上课,由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学生进行自学。可见,线上学习并不一定等于线上上课,两者之间存在概念差异。在短期的线上学习中,我们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以辅助教学而非灌输教学为主,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而非被动学习为主。确实,疫情突如其来,倒逼线上教学,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的是:课堂上的通识教育决定不了孩子的未来。主动获得知识、管理自我的能力,才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网课,不只是上课,也是孩子自主学习的训练,更是未来教育模式的彩排和预演。

    生活即课程,生活即教材。疫情也是我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契机,就像1939年上海“孤岛”一位中学生所写的烽火时期的日记一样,作为亲历者,孩子们在经历着一个特殊的重大历史性事件,记录眼前的真实生活更有价值。孩子的思考、知识、人格、心灵都经受着史无前例的考验,而这些面对特殊时期的经历与思考是需要教师引领与提点的。

    这让我想起西南联大的茅草屋,在漏雨的学堂之内,学生因雨滴的嘈杂听不到教师讲解的声音而烦恼。这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字“听雨”,所有的学生安静下来,聆听雨滴嗒嗒嗒的声音……我忽然意识到,“静坐听雨”的从容气度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那么我们的教师是不是也可以有“静坐听雨”的气度呢?教育不急不缓,给予孩子思考的时间,给予孩子感受世界的时间。西南联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内心的高贵与真实,远比成功更重要。特殊时期我们让孩子看到裂缝中透过来的光了吗?坚强地活下去,执拗地再创造;痛苦中握住彼此的手,危难时让出生的希望;八方援助,四域帮扶……这是真正读书人该有的样子。我们的教育,需要让每一个孩子更智慧地辨析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因果,更深刻地把握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我们每一次应对的重大危机,都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契机。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与世界相处?冰心说:“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如何看待苦痛是提升生命并检验生命的最佳标尺。在生命的云翳中,创造美丽黄昏的利器是热爱。

    “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进来的地方”。这是加拿大诗人莱昂纳德·科恩写的歌词,他告诉人们要诗意地看待生活,或在苦难中看到诗意的力量,教育亦是如此。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02-07/xw_328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