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天津市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紧张进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又有部分高招骗子制造种种骗局,引诱欺骗考生和家长。记者采访了多位教育专家,提醒考生和家长认清他们常用的几种伎俩。
伎俩一:能弄到“计划外指标”,通过“人为操作”可入学
一些诈骗分子谎称可以通过关系入学,但需要交纳巨额费用。专家指出,所有在津招生院校的招生计划都通过《招生计划》予以公布,所有录取严格按招生计划进行,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
伎俩二:录取通知书不请自来
一些学生在高考后,会从各种渠道收到一些自己根本没有报过志愿的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注明各种收费标准,并建议考生将学费直接打到某某账号上。专家提醒,教育部此前公布了2008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分校办学点的名单,不在此名单之内的则不具备招生资格。
伎俩三:将“自主招生”解释为“自由招生”
诈骗分子标榜“自由招生”,声称只要通过学校内部测试,不必达到高考分数线也能上大学,但参加内部测试也需交纳不菲的费用。专家指出,自主招生并非高校自由招生,自主招生名额有严格控制,而且要求考生必须在高考前通过学校组织的测试,同时必须参加高考,高考成绩达到相应批次的控制分数线。
伎俩四: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和普通高考
面对一些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骗子声称可通过其他途径入学,毕业后也能拿到高校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但这类院校收费比普通院校高出一倍甚至数倍。专家指出,普通高等教育必须经过高考并达到录取分数线,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有可能入学不需考试,但将来拿到的毕业证也不是普通高校的毕业证。
市高招办表示,本市将严厉打击中介诈骗、严防和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严禁任何高校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机构组织参与招生。所有在津招生院校的招生计划都通过《招生计划》予以公布,否则一律不安排招生。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各种谣言,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