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读《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全文
无论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还是各种语文测评,都在聚焦读写能力。语文教育研究界和一线工作者在整本书阅读、任务型写作、读写结合等方面开展了多种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一些旧问题还没有解决,一些新问题又似乎开始出现。面对问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联合进行调研并发布了《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报告显示,当下学生读写更多存在的不是“兴趣”问题,而是“时间”问题。作为教师,是花大力气提高学生的读写兴趣?还是合理规划学生的读写时间,并给予更专业全面的指导?报告带给我们更多新的思考与认识。
————————————————————————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度发展,语言文字作为传递信息最重要的形式愈发凸显,其中书面形式更是沟通古今且超越地域,地位不言而喻。无论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还是各种语文测评,都在聚焦读写能力,即通过语文书面形式获取和输出信息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语文教育研究界和一线工作者在整本书阅读、任务型写作、读写结合等方面开展了多种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一些旧问题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似乎开始出现:读写任务似乎越来越重,时间从哪里来?许多学生不喜欢阅读(尤其是教师希望他们读的),也不知道怎么读;教师在面临如何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或材料时,也常常陷入困惑;教师布置的作文学生不想写,或者没有时间写;写作能力怎么培养?等等。
要解决问题,首先得面对问题,搞清楚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我们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调研了近百所中小学,共收回有效问卷50418份。依据这些调研数据和材料,我们完成了这份《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对当前中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动力偏好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做了初步分析,以期厘清问题的性质和层次,社会的归社会,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学生的归学生,进而为如何有效促进读写教育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学生阅读,兴趣不是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并没有按照各地人口等情况按比例做抽样调查,主要是通过网络(包括网页、微信圈)的扩散。严格来说,这是一种非随机调查,因此样本是有偏的(biased),倾向于代表手机(尤其是微信)能覆盖的人群。为了纠偏,我们也请一些手机使用偏少的县城和乡镇学校教师以各种方式协助调查。
样本来自山东、河北、福建、湖北、北京、浙江、云南、吉林、新疆、河南、重庆、江苏、上海、江西等30个省份。问卷涉及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调查对象限制在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本次调查收到有效问卷50418份,性别方面总体均衡,女生略多,男女比例相差仅约一个百分点。
在阅读方面,我们设计了27个问题,包括阅读兴趣、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选择、阅读偏好、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媒介等方面。
问卷用等级选择来调查阅读兴趣,调查显示学生阅读兴趣很高,超过九成学生表示对阅读有兴趣,六成学生对阅读兴趣高,而不感兴趣的低于10%。
由此可见,阅读兴趣不是问题。社会上流传的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不爱阅读的说法,与本次调查的数据并不相符。
如今,信息的传输速度及数量呈爆炸性增长,其中阅读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因此阅读能力的要求更是水涨船高。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付诸实践的体现,其实践时间的长短很重要。
然而调查问卷显示,中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的达七成,低于半小时的超过两成。
那么,怎样衡量课外阅读时间才科学合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自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总体上有一个可参照的常模。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活动,每分钟看完500字是第一步,第二步还得理解这500字是什么意思,之后还得将之概括总结,再进行评价。笼统地谈每天阅读多长时间意义不大,但却是我们讨论相关问题的一个起点。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接受信息的能力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两个能力。而在接受信息能力方面,语文教育主要训练书面语的接受理解能力。因此,其实践时间每天应该优先满足。
如何分配时间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观念问题,就是学生投入与期望产出比的估量。现在作业压力加大,阅读时间被压缩。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加班时间增加,各种琐事堆积,体育锻炼的时间就不能保证。如果我们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锻炼的时间自然就有了,因为其他事务推后了。
只有阅读时间得到保证,才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训练来提升阅读能力。再好的方法和系统,如果没有时间来实施,都只能是白费心思。例如,当前课标和统编教材都对整本书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如果“时间问题”没有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恐怕再好的设计都难以落地。
此外,这次调查中“阅读目的”一项的结果从侧面表明,当下多数学校在处理课外阅读上,观念引导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课外阅读当然有许多功能,我们列举的选项都是。但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而“了解知识”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相对都是次要功能。目前来看,多数学校的课外阅读知识导向和作业导向过重。调查中关于阅读交流的频繁度也比较低,没有时间交流应该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
缺乏“时间”是一个焦点
在写作方面,我们设计了24个问题,包括兴趣、时间、目的、写作方法、写作媒介等。
学生大部分喜欢写作,占到80.01%;学生表示自己有很多想写的,占到66.54%。因此总的来说,写作的兴趣也不是大问题。
与阅读相比,不喜欢写作的占到近20%,而不喜欢阅读的还不到10%。这种读写不平衡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是对应的,人们都是读得多、写得少。
综观读写调查中凸显的问题,我们发现“时间”是一个焦点。
我们再来看写作时间,总体情况是:每周写作时间不足一小时的学生达66.29%,注意这里是“每周”。对比阅读,其实这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单就考试来看,高考作文60分,占到总分值的40%。每周如果语文学习10个小时,花两个小时在写作上也只占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第四学段(7-9年级),“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要完成以上基本写作量,每周1小时恐怕也是不够的。
值得注意的是,表示有时间写自己想写的学生占到57.07%,而表示特别没有时间的学生占到16.61%,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只要想写,一般来说都能找到时间,这也说明写作的动力很重要。与此相关,有43.28%的学生认为进行自由写作对学习有影响。也就是说,这些学生认为进行自由写作会占用学习时间。进一步推导,则可知其前提假设是:自由写作不是学习。
在调查中,只有10.65%的学生认为课堂作文与自己的写作没有差别,其他则认为有些差别(70.03%)和有很大差别(19.32%)。课堂作文与学生自己的写作是分离的,前者称为一种独特的体式,这与当前倡导的“真实语境下的交际写作”多少有些背道而驰。
从学生的写作动力来看,主要是被动地完成作业,这就可以解释以上写作时间不足的问题,也就是主动性不足。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即使是作业练习,恐怕目前多数学校对写作量的要求也偏少。这总体反映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对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看似老生常谈,但在我们的读写教育中似乎仍然是一个“拦路虎”。
回归教学的初心
从学生阅读方法的来源来看,主导地位的是“自己摸索的”,而“学校老师教的”排名第二,这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对于阅读方法的指导需要加强。学生自己摸索和同学之间讨论获得阅读方法当然是重要途径,但从教师那里获得支持和引导应该是主导。这引起的一个问题是,目前我们对于阅读方法的研究状况似乎比较尴尬,系统完整的阅读方法论以及教学体系尚待完善。当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提倡阅读整本书时,多数教师发现可用的居然是国外几十年前的成果(How to read a book),也不完全适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但有意思的是,调查表明学生可以比较容易找到适合阅读的读物(占66.65%)。表面上似乎是与之前的阅读方法有冲突,实际上或许正体现了阅读方法上的问题,也就是在选择时只是选择某一类或几类自己喜欢读和容易读的读物,这样的阅读方法不能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容易造成“偏食”问题。这也可以解释学生对待很难读懂的内容时的做法,只有约半数学生会去“向老师或水平高的亲友求助”。或许应该对照一下学生遇到数学难题时怎么办?求助的比率我们猜想会高得多。这其实意味着“很难懂的读物”或许跟“很难解的数学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一样:难题必然有解法,而难读的则不一定有读法。
同样可以支持以上看法的是学生阅读图书的主要来源,选择“自己挑选”的比例最多(51.3%),其次才是“老师推荐”(32.62%),而且相差近20个百分点。最直接的解读就是在选择图书方面教师的指导性不够。
写作方法从来源上看,“学校老师教的”占主导地位(71.67%),这是应有之义。写作的自然度比起阅读来说要弱。反过来说,写作的可教性很高。大多数学生的第一篇习作都是在课堂上发生的,而阅读却可能早在上学之前、课堂之外就发生了。占第二位的是“自己摸索的”(57.29%),虽然比起阅读来,这个占比没有那么突出,但近60%的“自己摸索”也说明学校教育和指导的覆盖面不够理想。
模仿是学习写作的重要途径,就如同模仿成人说话是孩子学会说话的基本机制一样。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需要经常模仿已有的作品来进行写作实践。但在调查中,只有6.46%的学生“经常会”有意模仿。
学生普遍认为阅读对写作有帮助,但又不经常模仿,如何把读写结合落实下来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当然,就写作而言,如何模仿也要讲究方法,这又回到教师的指导上来了。
具体到写作过程中,学生认为最难的是“合适的表达方式”,其次是“审题立意”,再次是“真情实感”。分学段来看,小学和初中完全符合这一次序,而高中时“审题立意”变为最难。高中生的重要转折或许是为了应对高考,从当前情况来看,高考作文中“审题立意”变得最重要,如果作文离题了,语言表达再好也是南辕北辙,会丢许多分,但这一观念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成了深入人心的僵化观念,也似乎是许多作文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殚精竭虑地想办法让学生不离“题”。但回头仔细思量,这是否就是写作教学的初心?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时间都去哪儿了
通过这次较大规模的调查,从总体上看,学生的读物资源问题基本解决,在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方面,动力并不缺乏。社会上普遍担心的“不读书”问题,其实是学生缺乏阅读时间的问题。阅读有效时间的保证现在看来已经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们看到不少研究和呼吁其实偏离了这一主攻方向,例如把焦点放在如何采取具体的激励措施来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致力于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花大力气提供丰富的图书配备,等等。
时间都去哪儿了?根据蒋承等(2018)的研究,以资优高中生为例,“平均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为9.54小时,校外学习时间为1.28小时,课外阅读时间为0.52小时,上网时间为0.25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为0.52小时,与他人交流时间为1.45小时,上学交通时间为0.8小时,其他时间如休息吃饭时间为9.64小时”。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对阅读的重视,以及社会上各种团队对阅读所做的推广,引起了对“不读书”的焦虑。但要解决这一焦虑,需要全社会一起来协力解决,首先要研制出合理的时间分配方案:针对什么样水平的学生,需要给予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指导,并给出多长的阅读时间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来完善这一体系,而不能简单地将之交给某一方面,单纯认为这是学校的事,或者是学生的事,或者是教育部门的事,那样恐怕都无济于事。
相对于阅读,其实写作的问题更为严重,但社会关注度相对来说远低于阅读,这是首先应该正视的问题。其次才是与阅读教学体系平行的写作教学体系的问题。
(作者单位分别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本文节选自《中小学读写现状调研报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