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 > 正文 返回 打印

聚焦课改前沿贾利民:点燃乡村教育真希望

[db:作者]  2020-06-17 09:34:03  互联网

    他曾因高考落榜没能走出大山,却用30年坚守将更多乡村孩子送到更远的地方;他接手一所即将撤并的乡村中学,用10年的智慧将其办成了全国课改访学基地;他从不愿意放弃一个学生,用一颗真心点燃了乡村教育的希望。他就是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校长、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贾利民。10年间,中国教师报四访六道河中学,本期再次聚焦贾利民和他的乡村教育改革。

    ——————————————————————

    青山绿水掩映间,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就挺立在山坡上。5月7日,六道河中学九年级学生在疫情之后重返校园,让学校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十年巨变,这所乡土特色浓郁的学校吸引了全国各地同行到访学习;朗朗书声与轻快音乐中,六道河学子身上特有的自信阳光让整个校园动静相宜、亮丽无比;那个戴一副眼镜,常常一身朴素的西装配白衬衣,默默游走于课堂与学校各处的校长贾利民,也常被学生和来访者包围,那一脸的书生气却又将“土味”乡村教育家诠释得恰到好处。

    高考落榜并不可怕

    他在坚守中用力把自己的失败变成学生的成功

    30年后回想自己的“教育梦”,贾利民似乎也说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因为高考落榜无缘外面的世界,但他愿意帮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改变命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1989年,贾利民以10分之差高考落榜。由于家中贫困,根本没有钱支持他复读,贾利民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那年正赶上老家陡子峪中学缺教师,他决定回乡做一名初中英语代课教师。

    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贾利民自费购买教学器材,借不到钱,就卖掉家里的鸡蛋和两只羊,再加上他2个月的代课工资,买了一台录音机、一套英语听力磁带和一本英汉词典。白天,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晚上,批改作业,查阅资料,跟着录音机练发音、学口语,晚上11点前他从未睡过觉。

    经过三年努力,贾利民带的第一届学生中考时英语成绩闯进了全县前三名,还有两个学生考上了中专,这在该校还是首次,也轰动了全乡。

    改革的因子也由此种下。2002年,贾利民被任命为陡子峪中学校长,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中学校长。角色有了转变,他一边教着英语课,一边抓学校的管理,全校教学成绩迅速提升。彼时的贾利民一边带课一边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主持了5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其中有两项被评为全国科研成果一等奖。这样的成绩刷新了人们对乡村学校、乡村教师的认知。

    更重要的是,为了真正解决农村孩子底子薄、习惯差、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老大难”问题,贾利民带领教师探索出高效学习的有效抓手——问题落实本,即学生每人每科准备一个“落实本”,用来整理错题、自我检测、集中复习,由小组、班级、学校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这样的举措后来还拓展成“问题落实本”操作体系,成为六道河中学取得优异成绩的有效法宝之一。2018年中考,学生魏文亮成为兴隆县英语学科第一名,正是得益于积累了三年的问题落实本。

    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乡村,考上了县城的高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曾经在六道河中学奠定的基础和成长的信心,得以走出大山,走向更远的地方。而他们心中,却始终记得家乡这所中学……

    课改再难也要坚持

    他在创新中用智把乡村教育做出城市品质

    “一场疫情让我深切感受到浓浓的师生情……六道河的老师把孩子看得那么重要,我们心中满是感激……”一位家长的话代表了众多家长的心声——把孩子送到六道河中学他们最放心。

    如今,这样的认可总是让贾利民承受“幸福的烦恼”,特别是随着学校课改成效显著,教学质量领先,每年生源都爆棚,甚至需要教师腾出宿舍。没办法,贾利民面皮薄,不忍心放弃每一个想上学的农村孩子。

    而在11年前的开学季,贾利民面对的却是另一番景象。2009年8月,陡子峪乡中学与六道河镇中学合并为六道河中学。当时,因为有传言三年后六道河中学也要撤销,教师消极怠工,学生纪律涣散。

    面对现状,调任学校校长的贾利民将目光锁定在课堂教学,大胆启动全面改革。

    但质疑声也随之而起,不仅有来自学校教师的不理解和抵触,亲友的误解和责难,更有来自同乡的家长的“声讨”,甚至有十几个家长跑到校长办公室“威胁”贾利民。

    然而,认准了自己的“理”,贾利民就要坚定地“把课改进行到底”,他甚至许诺:“课改要是失败了,我这个校长就不干了!”

    贾利民从学生座位调整开始,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型;从教学关系转变开始,学生先学、教师后讲,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互动、反馈成为新课堂常态;从师生角色改变开始,教师以平等姿态走进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赞赏越来越多,批评越来越少……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一直是贾利民研究的课题。

    为了缓解教学“一刀切”的弊端,学校创立“分层异动”教学模式,即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进行“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内容分层(难度分层,数量分层)、学法分层、要求分层”,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临时组建若干流动学习小组,这样既解决了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优生吃不饱,潜能生吃不了”的老大难问题,又实现了教学“保底”和“培优”的双向功能。

    不仅如此,贾利民在听初三一节关于抛物线的课时发现,有的孩子理解不了,于是就突发奇想,把数学课搬到操场上,由数学教师和体育教师共同授课。这种跨学科整合课堂取得良好的效果,基础比较差的孩子也学会了抛物线。后来,政治与历史整合,语文与政治、历史整合,语文与音乐、美术整合……学科整合课又成为学校课改的着眼点。几个学科教师共同备课,一起上课,打通了知识的学科界限,打通了学生生活技能与思维的隔阂,还能节省更多课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

    在这样的探索中,学校形成了“构建智慧课程,培养智慧少年”的课程理念,推行“智慧课程超市”,逐步形成了“基础性、拓展性、综合性”三大课程和常规课、选课走班、长短课、大课和流动课五种课型。贾利民表示,在课程建设上,学校走过了1.0版的学科内整合、2.0版的跨学科整合、3.0版的学科与非学科之间的整合,现在正走向4.0版的对学校所有课程进行顶层的体系化设计、统整、融通,从而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

    随着学校课改深入,学生敢说、敢问、敢想,自信又活泼,尤其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生体验主动思考、主动发展的乐趣;课堂外,班级文化巡展、体育大课间、六中大讲堂、多彩社团、读书论坛……丰富多彩的舞台,不断激发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

    学校改革成效显著,从2013年开始,六道河中学的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县第一,在外校就读的学生也纷纷转回学校;教师队伍成长迅速,先后有42人在全国课堂大赛上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有上百人次应邀到全国各地做示范课教学和讲座;每周都有全国各地同行前来考察学习、挂职和跟岗体验式培训,贵州省水城县等4个县区的教师更是跋山涉水慕名而来,将六道河中学作为区域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多次承办全国、省、市、县课改现场会及管理现场会和素质教育现场会。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六年间六次到六道河中学听课、调研,还有不少省市领导先后走访调研,对学校的改革给予充分肯定。

    从最后一个学生抓起

    他在博爱中用心把双差学校办成课改样板校

    在第35个教师节,贾利民作为“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第四次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31年间,他由一名乡村英语代课教师成长为课改名校校长,带领一所教育教学双差校发展成为“人人向往”的课改样板校,成果不可谓不传奇。但推动贾利民前进的简单动力,就来源于他朴素的教育追求:“我想用我的办学理念,让更多的家长受益,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分层异动”教学模式改变了大水漫灌式传统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有些学生升学时数学成绩只考几分,初中根本跟不上,他耐心开导:“数学能够开发你的智力和思维。要先读数学概念,画关键词,在旁边写出来,然后举一个正例、举一个反例……”学生受到鼓舞在课堂上尝试,并把自己的观点和同组同学分享,久而久之,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进步很大。

    用贾利民的话说,就是要“把爱和关怀送达每一个学生,让在六道河中学学习生活的每一名学生都有成就感、归属感、快乐感”。

    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学校系统改革也在进行中,涵盖文化管理、智慧德育、六道课堂、课程超市、动力评价、自助培训等六大工程的智慧素养教育模式正在构建中,这种模式走出了以智慧素养教育为主体,以中华传统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为两翼的内涵发展之路,形成了管理和顺、德育和美、课堂和乐、课程和悦、评价和畅、培训和融的六道“和”文化。“智慧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实践项目。

    “我们的孩子虽然是农村孩子,但他们非常自信、阳光、健康。他们个个都敢担当、善学习、会创新,在我的眼里,每个孩子都非常优秀。”贾利民说这话的时候,总有一种幸福感洋溢在脸上。

    管理就是改变关系

    他在付出中用情成就乡村教育真品牌

    2018年底,贾利民在超负荷工作中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那时候,短暂“休整”的他,想了很多……

    从教30年来,贾利民“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上,却始终亏欠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2011年开始学校改扩建,他每天吃住在学校,白天忙工程建设、深入课堂听课,晚上为解决课改存在的问题还要想办法,每天都忙到午夜,超负荷的工作让他变得又黑又瘦,体重掉了20多斤。父母出了车祸,贾利民几天后才得知消息,却也没能在医院陪护一夜……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团队。

    “发展教师就是发展学校”。贾利民总结出教师成长三部曲——“三格”培养:对新进教师实行“入格”培养,对青年教师实行“升格”培养,对骨干教师实行“风格”培养。

    正是在这样的分类培养中,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都获得了最快的发展。2017年毕业后进入六道河中学的“特岗教师”赵孟然,入职即接手班主任工作,不仅自己发生了巨大改变,班级也变化明显,快速实现“入格”。从英语转岗数学的教师孟丽君,一开始很是吃力,后来通过互助研究发现了“展示”的秘密,实现了教学的“升格”。教师赵春秀将思政教育同班级管理结合,一系列“微班会课”应运而生,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和管理“风格”。

    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上,贾利民也有自己的“小妙招”。一是给教师搭建平台,让教师每天的工作都有所创新;二是按照教师已有的条件和自己的理想进行人生规划,促进个人提升;三是给教师一种人文关怀,教师孩子入学问题、生病问题,贾利民都要亲自解决,他甚至还谋划着建设六道河教育集团,至少能有个幼儿园,专门培养教师子女,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更重要的是,贾利民将教师的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团队建设就要学会“画饼”,引领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因此,他将学校愿景分解成行动路径,一步一步推动教师在短时间内有发展、有获得感。

    副校长殷立军发现,因为贾利民的引领与学校各种发展平台的搭建,走进六道河中学的教师有了不一样的生命状态。

    校长助理张玉坤曾经是毕业于六道河中学的学生,如今他看到了学校制度化管理形成的发展机制,让农村孩子有了城市孩子的学习条件,改革成功的探索让大家感受到了发展的喜悦。在他眼中,与同行走在一起,六道河中学的教师总有一种积极、成熟的状态。

    贾利民有一段被学生津津乐道的话:关系就是成绩,如果想改善成绩先改善关系,改善了关系自然就改善了成绩。这段话在六道河中学师生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一个曾经的“问题学生”从城区转来六道河中学后,都莫名地感慨:为什么我来这里后,脾气变得这么好呢?

    贾利民说,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最佳方式,是改变一个地区落后现状的最佳途径。

    在这段艰辛的乡村教育路上,许多发展的现实问题常常需要贾利民找资源、求“帮扶”。在他一次次的努力下,这所乡村中学相继与人大附中、南开中学等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去年又与钱学森办公室签约,筹办“钱学森实验班”。这是目前为止我国第一所将设有“钱学森实验班”的乡村学校。

    用一位曾经访学的校长的话说,贾利民通过课堂改革,让教育尽可能地消弭了乡村与城市的差距。

    教育,就这样成就了无数乡村孩子,为他们点燃了“未来梦”;贾利民,就这样躬耕田园,点燃了乡村教育的真希望!



http://www.00-edu.com/jiaoyu/2/2022-02-13/xw_371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