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听到礼仪这个词,你绝对可以有很多理由感到不舒服。因为,很多人小时候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经常会被骂、被批评。大人们这么做的时候,还会美其名曰“纠正”错误行为。当你被这么批评的时候,大人们说你“没有礼貌”。
听到礼仪这个词,你绝对可以有很多理由感到不舒服。因为,很多人小时候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经常会被骂、被批评。大人们这么做的时候,还会美其名曰 纠正 错误行为。当你被这么批评的时候,大人们说你 没有礼貌 。
用叉子拿。
吃东西时别说话。
身子坐直。
跟我说话时得看着我的眼睛。
别打岔。
如果一说让你去学习礼仪,你就想起小狗被送去驯狗学校,我完全能够理解。但是,如果你完全不顾礼仪,受伤害的会是你自己。学会言行举止符合礼仪,不仅仅是要懂得不能喝马桶里的水,更要懂得如何处理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很多懂得处理这些关系的人已经获得了成功。他们想要的,他们都得到了,他们自我感觉极好,他们100%都在享受他们的生活。
本书旨在让你成为精通这些关系艺术(和游戏)的高手,成为正确社交行为的专家。
讲礼貌对你有什么好处
讲礼貌有以下10大好处:
1 讲礼貌的人会让别人感觉舒服。感觉舒服了,别人比较容易接受你的请求。
2 讲礼貌的人会让别人印象深刻。良好行为让人印象深刻,也会让别人对你有礼貌。
3 讲礼貌的人会增强自尊心。自尊心强的青少年比较容易实现他们的目标。
4 讲礼貌的人会比较吸引人。讲礼貌的孩子比较容易与人相处,容易交朋友。
5 讲礼貌的人跟别人一起生活和学习的时候,比较不会产生摩擦。
6 讲礼貌的人万一跟人有摩擦,不太会跟别人发生打斗或陷入严重的状况。
7 讲礼貌的人是珍稀品种。如今,行为良好的年轻人很少,大人会对他们很爱护。
8 讲礼貌的人会自我感觉很好。讲礼貌的人可以昂首阔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行为得体,光明磊落。
9 讲礼貌的人会让别人也感觉很好。你能和他人共同创造一个互敬互爱充满关怀的环境。
10 讲礼貌不费分文。你可以获得好的东西,而且免费。
绝大多数青少年都需要学习礼仪和良好的行为。我进行问卷调查的99%的青少年都同意这样的说法: 行为良好很重要。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
这是尊重自我的表现。
别人会更喜欢你。
你怎么对人,别人也怎么对你。
我想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我对人礼貌,比我对人粗鲁感觉好。
有些青少年同意,行为良好很重要,不过,他们也提出了限制的条件:
要看时间和场景。
我觉得没必要事事做到完美。
绝对完美很难做到。
没错。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做到绝对完美。但是,做到 足够 完美,能够给你带来很多好处。怎么做到呢?以下是问卷中青少年告诉我的讲礼貌的五个好处:
1得到工作。
2向父母要到想要的东西。
3获得别人的赞誉和尊敬。
4跟喜欢的人愉快相处。
5获得老师的帮助。
大家可以看到,讲礼貌有多重要。本书就是要告诉读者,如何学会讲礼貌、有礼仪。现在你已经开始看这本书了,那就别放下它。希望你好好待在家里,在房间里窝上四天,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不过,千万别强迫自己这么做。这本书的编写方法,就是想让读者可以随时翻到哪里都可以开始看。大家可以根据目录找到自己想看的内容。请让我再介绍一些背景资料。
说到底,什么是礼貌?
礼貌就是一个社会所形成的指导人们如何对待彼此的行为举止的习惯与传统。礼貌有助于去除人类冲动的个性,旨在维护秩序、推广社会价值、巩固人类的积极互动。如果大家为所欲为,不管他人的利益与感受,那将是何等混乱,会带来何等伤害!
由于礼貌而制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就是礼仪。文化不同,礼仪也不同。在日本,进别人家里必须脱鞋。但如果是在美国,如果你也脱鞋,大家会很奇怪,而且还会捏鼻子。在一些亚洲和中东国家,吃东西咂咂作响是对厨师的赞叹。而在美国,如果你吃东西咂咂作响,那是你要回房间闭门思过的前奏。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所在的国家的礼貌与礼仪。否则,一个小小的善意之举可能会冒犯他人,也可能带来尴尬的场面。
关于礼仪,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情况:
●礼仪是活生生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比如说,西方国家的孩子,如今已经不需要向大人行鞠躬礼或屈膝礼了。如今的女性所做的事情 开车、搭出租车、穿比基尼 在过去,都算是伤风败俗的行为。有时候,态度、风格、技术的发展与改变,也使某些礼仪销声匿迹(如淑女上马车礼仪),而又会有其他礼仪出现(如使用手机的礼仪)。
●礼仪是要看场合的。比方说,每种文化都有次文化 冲浪者、摩托车党、青少年、公司高管、参议员、音乐家、女性、男性、大人、小孩、弱势团体等。这些次文化通常也有它们的主导规则,例如:在大浪来的时候该谁先去冲浪;开董事会的时候座次怎么安排;去别人家过夜要带些什么东西;如何在主场对待来访的客队球员;在一些特殊场合该如何注意礼仪;等等。同理,青少年在问候、称呼以及语言方面的正常做法,在大人面前就不一定适合;他们在换衣间的做法,在全体学生的大会上也不合适。懂礼貌的人能够理解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礼仪要求,并能够准确把握。
●把握礼仪,就跟开车一样,需要不断调整。比方说,在餐馆里,你要帮朋友付钱,这可以算是礼貌的行为。但是,你的朋友可能不让你付,而你又坚持要付,你的朋友依然不让。在某个时间点,如果你能不再坚持,让你的朋友来付钱,这就更加礼貌了。(你瞧,有礼貌竟然还可以带来经济上的利益。)
还有一个事情,是读者会经常听到的,那就是:讲礼貌,能够让别人感觉更加良好。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有时候,讲礼貌的目的是要让别人感觉不舒服!这就是讲礼貌会变得很有意思的地方。例如,有人做了一些种族主义的评论;或者,有人带孩子来你家,却纵容孩子在客厅里乱跑;或者,有人触及你的隐私生活。有礼貌并不是容忍别人践踏你的生活。有时候,那些不友善或者不周到的为人处世方法,需要我们加以制止 当然,我们会很礼貌地制止。
哪些礼貌行为重要?
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们总结了让家长们我还让家长们填写了问卷。高兴的20个礼貌行为,希望你多加练习。
1要说 请 谢谢 不客气 ,可以吗? 还有 对不起 。
2写感谢信、小卡片。
3说话时要看对方的眼睛。
4保持整洁。
5尊敬长辈。
6不要打岔。等到该你发言的时候再发言。
7想怎么被别人对待,就怎么对待别人。
8要注意餐桌礼仪。(等大家一起开动;咀嚼时要把嘴巴合上;有人没吃完,你不能先离席,请耐心等待。)
9握手时要有力。
10对人要有热情。
11开门要小心;要给人让座。
12有人对你说话,要答应。
13别人讲话,要仔细听。
14要特别关注客人的需求。
15要说 是 (yes),不要说 呀 (yeah)。
16不要说伤人的话。
17想清楚了再发言。
18他人财物不要动。
19尊重他人的隐私。
20只在适当时机、适当场合使用手机和其他设备。
我也问过老师我也让老师们填写了问卷。,他们喜欢 学生的哪些礼貌行为 ?以下是他们的回答。
1会说 请 和 谢谢 。
2仔细倾听,提问得当。
3请求帮助时彬彬有礼。
4对同学和老师都友善、能理解人。
5自由表达意见,但会注意方法。
6表达歉意时,用真诚心。
7感谢我对他的教导,帮他理解。
8学习专注。
9对自己的外表不感觉自卑。
10帮别人拉住门,行为周到。
11慷慨、感恩。
12手机调成静音、收起。
13对被刁难的同学会提供帮助。
14会帮助被排挤的同学。
15对同学、老师讲话很尊重。
16对学习的态度很积极正确。
17来上课时,保持开放的心态。
18发言之前会举手。
19会主动给同学或老师帮忙。
20微笑,有眼神交流。
如果有人对我粗鲁,我可以对他们也粗鲁吗?
对问卷中的这一问题,青少年是这样回答的:
可以。32%。
不可以。68%。
如果你觉得要以粗鲁应对粗鲁
●你可能激发起原本不想粗鲁行事的人。
●你可能卷入一场打斗。
●你可能给自己搞出很大的麻烦。
●你给这个世界的粗鲁程度又添了砖加了瓦。
●你让别人控制了你。
如果你以礼貌来应对粗鲁
●你终止这次冲突的概率高。
●你获得你想要的结果的概率高。
●你赢得他人对你支持的概率高。
●你散发出信息 没有人能够欺负你。
●你维护了你的尊严。
●你做出榜样,说不定可以改变其他人的行为。
应对粗鲁行为的方法是什么?
有两种方法。
1 不理睬。比方说,你站在一个收款处,队排得很长。有人把推车推过来,压过你的脚。他也没有说 对不起 ,依然往前推。
你可以对他喊: 你这个傻瓜!走路怎么不看着点儿?
你也可以完全不理睬他。哪种做法比较好呢?
如果你喊了,那么你就是按下了这个不讲礼貌的人爆发的开关。你自己也可能表现得粗鲁无比,还可能卷入一场打斗。
如果你不理睬这样的野蛮行为,你的脚趾头只是会有点疼痛而已。但是,你可以心安理得,因为你知道你的行为良好,你完全能够控制自我。并且,你的克制可能引发旁观者的同情。
2 以礼貌待人。有些人把讲礼貌当作软弱。他们觉得要粗鲁一点比较酷。这可是大错特错了。
讲礼貌绝对不是软弱。它是 强有力 的表现。它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可以让你获得尊敬,保护你的权利,制止粗鲁的人进一步的行为,甚至可能会让对方道歉。这样做会使局面完全由你来掌控。
如果讲礼貌的做法有效的话,你可能会问,那为什么大家都不这么做?原因是,这是需要技巧的。需要深思熟虑,需要耐心,甚至需要一些智慧。并且,你可能已经察觉到了,以上技巧如今懂的人不多了。如果你懂了,那就是你的优势了。你的礼貌会让你在很多情况下脱颖而出。
你会在本书中经常看到,如何用讲礼貌的方法来制服对方,并使你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维护自己的尊严。总的来说,以礼貌应对粗鲁有两种好的方法:
方法1:假设那位粗鲁的人是无心的,他本是好意,不是有意粗鲁。
这是一个能让举止粗鲁的人意识到自己的粗鲁,甚至开始道歉的秘密方法。 指责的话语 只会让他们更加容易爆发。 为他人着想的话语 会给他们一个挽回脸面的台阶。
方法2:让举止粗鲁的人为你着想而不是粗鲁下去。
这是基于人性的一种应对方法。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指责或呼来唤去。但是,大多数人都会因为别人的礼貌请求而进行合理的调整。
本文授权摘自《拒绝粗鲁:青少年的行为修养》,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