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从2013届至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高的10个专业变化中可以看出,随着行业发展和起伏,各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随之影响着各专业的就业状况。
2018年高考在即,专业选择无疑是学生与家长在高考季十分关注的话题。从就业看专业,是很多考生和家长考虑志愿填报的重要因素之一。
软件工程连续上升 护理学稳居前十
从2013届至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高的10个专业变化中可以看出,随着行业发展和起伏,各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随之影响着各专业的就业状况。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就业率异军突起。2015年,软件工程专业已经居就业率的第三位,2016届和2017届软件工程专业就业率则排在榜首。相关性较高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也表现不俗。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护理学连续五届出现在就业率前10名单之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和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也从医疗行业单一领域转向医疗、保健、养老、家庭护理等多领域,这可能是护理学就业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在高职高专榜上,呈现了铁路与电气有关专业就业率稳定、学前教育四度上榜、社会体育后来居上三个特点。截至2017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经达到2.5万公里,全国31座城市开通了地铁。高铁和城市地铁的迅速发展是高职高专的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电气化铁道技术 专业近五届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优异的重要原因。电力类专业在就业率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随着经济发展、家庭对于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和二孩政策出台,学前教育专业四度上榜。对于健康和身材管理的重视或许是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率后来居上的原因。
本科高薪职业 互联网相关职业居首
数据显示,在2017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类中, 互联网开发及应用 职业类月收入最高,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6082元,紧随其后的是 计算机与数据处理 (6042元)。数据时代的来临及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相关从业者的需求日益旺盛,薪资福利水涨船高。考虑互联网开发及应用、计算机与数据处理属于起薪高、涨薪快的职业类,互联网行业的加持作用一定程度上使相关职业成为高薪职业类大热门。
值得注意的是, 美容健身 (5538元)作为2017届新晋本科高薪职业类,居高薪榜第五位。这或许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养生等方面的关注持续升温有关。
如果我们把时间尺度拉大,得到的是另一个答案。数据显示,2014届本科生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涨幅最大的职业类是 律师/律政调查员 ,涨幅为127.7%。其次为 医疗保健/紧急救助 (半年后:3023元,三年后:6665元),涨幅为120.5%。 互联网开发及应用 位列第三,涨幅为115%。可以看出,这三大职业类后劲较足,毕业三年后基本可实现收入翻番,薪资提升空间较大。
当然,收入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尺。学生与家长在选择专业时,除了考虑收入因素外,职业发展前景、社会需求、个人偏好等也应考虑在内。因此,对于专业的选择,学生与家长可综合长期数据进行分析,从长远角度作出判断。
哪些专业就业质量强? 多个维度供衡量
大学毕业后,能否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影响因素很多,因此专业不能与未来职业简单划等号。
2017届就业数量大的十大本科专业分别是:英语、会计学、财务管理、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软件工程。
下面我们对十大专业的就业率、月收入、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进行对比分析。就业率:软件工程专业就业率最高(96.7%),其后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95.6%)和财务管理专业(94.2%)。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率相对较低,为91.2%;月收入:软件工程专业月收入最高(6259元),其后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5855元)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4809元)。财务管理专业月收入相对较低,为4184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土木工程专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86%),其后是软件工程专业(85%),会计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均为8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相对较低,为54%。
就业满意度是由就业的毕业生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是衡量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本科十大专业中,软件工程专业继就业率、月收入均为最高外,就业满意度也最高(75%),其后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74%)和汉语言文学专业(7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满意度相对较低,为62%。
一些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入职后短期内频繁跳槽,致使离职率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本科十大专业中,土木工程专业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工作稳定性也更好,毕业生的离职率最低(15%),其后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7%)和会计学专业(20%)。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离职率相对较高,为30%。
有此一说
莫患教育 短视病
朱四倍
社会上流传着一个关于专业与人生关系的理念: 好 的专业会让你找到一份 好 的工作,会让你的一生衣食无忧,走向成功;而 差 的专业却会让你在毕业时陷入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即使你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所以如果在 好大学 差专业 与 差大学 好专业 之间作选择,他们会建议毕业生选择后者。
专业能否决定人生?在功利和利益的氛围之中,讨论会相当激烈,甚至产生了对立分明的阵营。事实上,在 专业决定人生 的讨论中,不少人自我设定的前提是专业能否带来找工作的方便,直接地说就是专业能否兑现为未来的利益馅饼。如果能,就是 好专业 ;如果不能,对不起,就是误人子弟的 坏专业 。
笔者认为,人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仅不能被专业限定,更不能被利益限定。教育是使人成为人,要使人既具备个性,也具备社会性,个性简单地说就是人格,就是人的精神面貌,包括才智、能力、气质、性格、兴趣、信仰等。对大学专业来说,就是要承担起这样的教育功效,当然,还要激发人的潜在优势发挥。但在 专业决定人生 的话语环境中,人仅仅是一种工具性的存在,是作为能否挣钱的工具而被限定的,不仅故意混淆了好坏专业的标准,也把人生进行了无底线的异化和撕裂。
学者金生鈜教授指出,在一个时代中,知识类型的序列存在着相互交织的三个层面,它们分别是社会、教育、个人的知识价值序列。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这三个领域中的知识是有不同之处的。但是,在时下的社会氛围中,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社会的价值。在 知识决定人生 的争议中,专业仅仅是知识的市场价值标准显现,虽然是外在的,但确实存在。在投机心态之下,必然会有人去追逐所谓的 好 专业。
现代社会基于 专业-行业 进行分工,不同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人生道路完全不同,专业选择限定着未来可能的职业选择和流动方向。但要指出的是,尽管要承认专业的重要性,专业选择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影响职业回报,但利益式的回报不是评价专业好坏的唯一标准。
人生的丰富性不能由 专业 来设定,金钱仅仅是人生的一个方面,这是审视 专业决定人生 虚假命题的重要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