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晚,在杭州一所高校读大一的顾忆,辗转14个小时的车程后到达寝室,一进门就接到了妈妈打来的电话。除了简单嘱咐学习上的事情,妈妈还严肃交代: 离学校的男老师远一点儿。 这不是顾忆妈妈第一次让她警惕身边的 男老师 了。 妈妈总是时不时和我提这件事,让我觉得有点儿不可理喻。 顾忆说。
在山西读大学的王宇与辅导员石老师的关系亲如姐弟,石老师偶尔还会帮这位 弟弟 介绍女朋友。王宇说: 我都不叫她老师,平时会叫她姐姐!
近年, 高校师生关系 的话题备受关注,打开网络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 师生关系 时,页面会出现 不正当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畸形化 师生关系还干这种事 等类似的图文或视频;当搜索 男老师与女学生 或 女老师与男学生 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也是 不纯洁 的标签。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百余所高校的570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调查显示,28%的受访大学生最看重高校老师与学生相处模式,93%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高校里可以有师生恋。
超过九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融洽
马菲是黑龙江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她非常喜欢城市设计专业课的崔老师。她说: 崔老师每节课都会提前10分钟坐到讲台前跟我们聊天,聊一聊职业规划,分享一些过往学生的案例。 马菲表示崔老师上课的方式也很有特色,她补充道: 他通过学生的名字联系到课本上的专有名词,那些生硬的概念,就会很快记住。 马菲称崔老师在他们班里非常受欢迎, 在他课上睡觉都觉得是一种罪恶。 马菲说。
在马菲眼中,她的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老师,更是她人生路上的导师,她将来也想成为一名教师: 我想成为像崔老师那样的老师,课下多和学生们聊聊天,帮他们解惑。
对于毕业后留在济南任教的王雯来说,曾经在报名教师资格考试中偶遇的刘老师,是她职业生涯中的 启蒙老师 。她在采访中表示,刘老师在每次下课后会将黑板字迹擦干净, 她说这样既可以让下一位上课的老师有好心情,也不至于给学生添麻烦。如今我也为人师,虽然粉笔黑板已渐渐被电子所取代,但是老师的品德仍为所念。
杨子就读于上海的一所高校,她和专业课冯老师相处十分融洽, 冯老师上课从不拿点名册点名,她会在课间10分钟走下台,分享她对我们每一个同学的第一印象。 杨子回忆,去年冬天的一天,自己一路小跑要赶去教师办公室,途中被冯老师叫住,她说: 一开始还以为冯老师找我什么事,原来冯老师是怕我跑太快摔倒,提醒了我,特别感动。 杨子说,在她的学习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冯老师这样温暖的老师。一次,她在公选课上肚子疼得厉害,公选课高老师发现后,马上劝杨子回宿舍休息。 老师竟然因为我硬撑着上课不注意自己身体而数落我,我真的吃惊又感动 。
唐欣欣是天津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自高中到现在,她都特别感谢她的老师们。她回忆起高中的时候,因为化学成绩非常差,她真的不想努力了,甚至一直处于放弃的状态。一次上交化学作业后,她发现她的化学老师在作业本上写了一大段话,大概意思是希望她努力加油,不要放弃自己。令唐欣欣印象深刻的是,在那段话的最后,化学老师还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现在想起来觉得很惭愧,也觉得我们化学老师真的太温暖了。 唐欣欣说。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9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非常融洽或比较融洽,6%的受访大学生对现在师生关系不满意。
在陕西一所高校读书的朱婷,认为自己的辅导员没有信服力, 她平时从不过问我们的学习、生活。奖学金的名额会给那些平时给她做事的同学。 朱婷表示,在临放假前,辅导员曾强迫让已经和家人订好飞机票的同学参加演讲比赛, 老师让她退飞机票,参加完演讲再走,不然就按旷课处理。当时同学都委屈哭了。
复杂师生关系被异化
前段时间,北航研究生导师性骚扰学生、西安交大博士生自杀等事件,将师生关系话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3%的受访大学生与老师的课下私人关系比课堂上的关系更好,在与异性老师相处时,1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可以与其私下成为朋友。
我没有听说过我们学校有师生关系不纯洁的情况,一些小说或电影可能会有一些不端行为的描写,或者自媒体对现有事件的放大,可能群众们就会潜移默化被代入吧。 在北京一所高校读书的李月说。
近年来,《女老师别过来》《麻辣女教师》等有关师生恋的小说在网络上风靡一时,有的电影电视作品也会出现学生插足老师家庭等情节。当北航研究生导师性骚扰学生类似事件发生时,部分自媒体也会马上 蹭热点 ,加剧高校老师群体的污名化。
浙江一所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黄老师是一位工龄未满5年的年轻男教师,他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学生团队,几乎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黄老师和他团队中的同学经常一起吃饭,甚至在假期里一起通宵玩游戏,他说: 学生们遇到一些困惑的时候会来找我谈心,比如该不该考研、就业实习上的困难等。 黄老师对于现在自己与学生的关系表示满意,但同时也表达出自己的担忧: 一年一年过去,其实挺害怕自己和学生产生代沟。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和孩子们在烧烤店里吃烤串,我也会挺难过的。
在黄老师的学生陈如看来,黄老师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学长,平时在学校遇到问题,想要找老师帮助,都会第一个想到他。 有一次我和家人吵架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表现得很绝望。当时时间很晚了,很少朋友看到,黄老师连打3个电话给我,用他自己的经历安慰我开导我,当时特别感动 。
有的人会把老师当 圣人 ,所以偶尔几个极端案例,会使整个社会格外关注。 黄老师对新闻爆出来的个别老师不端行为表示气愤,在他看来,绝大部分的老师是秉持着服务学生、帮助学生的态度,个别事件无法反映教师群体的真实写照。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调查显示,7%的受访大学生坚决反对师生恋。
李丹在山东一所高校读书,她的一位专业课老师跟她的一位学妹即将走上婚姻殿堂, 一开始我们也觉得不可思议,我的老师比学妹大几岁,不过俩人感情非常好。 在她看来,真心相爱应该得到祝福,无关身份。
在北航研究生导师性骚扰学生事件发酵后,北航迅速公布了对陈小武的处理结果:撤销陈小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职务,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撤销其教师职务,取消其教师资格。教育部决定,撤销陈小武 长江学者 称号、停发并追回已发放奖金、责成学校解除与陈小武签订的 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聘任合同。这些处理决定也为调节日后的高校师生关系提供了范本。
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有一些师生恋的佳话,其实师生恋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是可以被祝福的。 李丹说。
我们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的王老师表示: 每个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都不一样,在大学里接触社会的时间也短,所以作为老师要把学生当作子女和朋友来看待,不要高人一等,学生尊重老师固然重要,老师也要尊重学生。其实我个人特别喜欢提问题的学生,每次和学生沟通自己也得到进步,但是师德仍是个大问题,希望老师都能以身作则。
天津一所高校的教师陈丽在接受采访时提到: 现在给学生上课,下课没有几个问问题的,通常都很安静,跟老师互动较少,有时候很想把自己会的都传授给学生,无奈学生与老师之间就像有一层玻璃一样,不知道该怎样化冰。 在陈丽看来,学校就是学生读书的地方,希望校园里不要有太多社会习气,老师与学生彼此应坦诚相待。
姚奇在湖南一所高校读书,她包揽了大学四年的年级第一名,是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姚奇表示自己与老师是 有距离的陌生人 , 因为不想让同学以为自己的成绩是靠与老师套近乎得来的,索性不与老师进行课题之外的交流和互动 ,她回忆,自己毕业找老师签推荐信时,老师都记不得她曾拿过课程最高分。与之相反,在北京一所高校就读的朱婷虽然不是师范类专业,但她将来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我的妈妈就是一名老师,学生毕业后也常回来看她。 朱婷讲到,受妈妈的影响,她在学校和老师的关系也特别好,偶尔还会一起出游,不过玩归玩,老师们对待学术很严谨,她觉得 师生关系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
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系主任陈鹏认为,师生关系中有正面的成分,也有负面的因素。但正面的师生关系是主流,绝大部分教师都能够秉持师德来妥善处理师生关系。但是,有个别老师也确实存在师生关系处理不当的现象。他表示,在小说、影视作品当中,师生关系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所以有的时候部分小说、影视作品扩大了炒作这个话题的力度,有的时候会使受众产生一些误解。而在一些新闻报道中,陈鹏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讲,其放大了师生关系中的负面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加深了一些师生关系的紧张局面,造成了一些师生关系的危机。 所以我们在看新闻报道的时候,会了解到某种现象的存在,但这种现象不一定是主流和整体的现象。 他说。
同时陈鹏认为,这种现象也不能完全怪罪于公开的报道。他分析称: 因为在新闻报道中,负面报道的传播效率,往往是强于正面报道的传播效率的,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对于一些正面报道的内容,有些受众并没有形成比较深刻的印象,导致的结果是受众对负面报道的印象超过了对正面报道的印象。对于这样的现象,陈鹏说: 受众应该提升媒介素养,在接收情绪性信息的时候,特别是接收负面信息的时候,要了解这种负面信息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通过提升媒介素养形成的积极主观因素,来抵消负面新闻信息的局限性。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学生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