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是不少家长倍感困扰的问题。10月14日,蔡甸区奓山中学副校长魏峰做客长江日报校长读书分享会,从《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总结出一些适合家庭教育的建议,分析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分享鼓励孩子的有效方法。
不能光“说”教而要重身教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中勾勒的这幅春日郊游图,大家一路吹着风、唱着歌,享受着生命的充实与快乐,这是我很欣赏的一种状态。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与青春期孩子相处时不是爱理不理就是鸡飞狗跳。”魏峰说,其实与孩子相处的核心在于分享与共生。
家长都爱说“孩子不听我的啊”,其实是家长常常把“说”当成“教”,孩子越听越烦,有了逆反心理。教育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更优秀,用自己的身教去影响孩子的成长。
魏峰拿出两幅课堂板书图片,一张工整,一张凌乱。“我在教学中,也曾不注意板书,常常没有规划,写不下了就拉一根线到黑板的空白处继续写。没想到考试时就有学生在卷面上到处乱拉线,导致失分。学生的言行很大程度上是老师、家长言行的折射。平时你苦口婆心的要求书写规范工整,远不如日常生活中的亲身示范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效果好”。
学会倾听,把孩子当“人”看
《给教师的建议》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把孩子当人看,从孩子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理解孩子的做法,从孩子的高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以成人的眼光看问题。
魏峰说,有家长一听到这个,马上会说:“我怎么不把他当人看?我都把他当神看了!”仔细想一想,家里凡有大事,你告诉过孩子吗?你做重大决定,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吗?甚至孩子就读的学校、他交的朋友、他喜欢的老师你知道吗?只有学会倾听,才能理解孩子。
有些家长喜欢干涉孩子交朋友,觉得爱打球的孩子不爱学习,体艺特长多的孩子爱抢风头,从而要求“少跟他们玩”。“其实,之所以能够成为朋友,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是同类人,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关注朋友身上的优点。会打球的孩子运动协调性好,毅力也强;字写得好的孩子专注力强,肯定坚持练习”。
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他们有什么认识,有什么愿望,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顾忌,有什么目标。成人的心里千万不要只有自己,只有大人的观点和想法。
要从孩子的不足中看到优点
家长和孩子交流时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鼓励的缺失,二是鼓励的滥用。“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的调侃就是鼓励缺失的表现。家长眼中自己孩子总有那么多的不足,别人的孩子总是有那么多优点。而鼓励的滥用则会导致鼓励“不值钱、没效果”。
魏峰分享了一位母亲和家长会的故事。幼儿园时老师说:“孩子可能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也坐不了。”回家路上妈妈对儿子说:“你原来在板凳上1分钟也待不住,现在能坐3分钟了,老师说你有进步。”儿子上小学时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他只考了30分,怀疑智力上有障碍。”妈妈却对儿子说:“你并不是一个坏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一定会赶上你的同桌。”儿子上初中时老师说:“以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妈妈回家后扶着儿子的肩膀说:“班主任说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儿子听了信心大增,果真考上了重点高中。
“家长应该从孩子的不足中看到优点,经常鼓励和赞扬,才能增强他的信心,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并充分发挥。”魏峰说,当孩子做出让你自豪的成绩时、小有进步时,或者使出浑身解数仍收效甚微时,不妨给予鼓励,这些真心的鼓励会转化成孩子发展的动力。(记者杨幸慈通讯员吴琪俊记者彭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