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新生家长,因为对家访没概念,一听说老师要来,都开始焦虑,不知道如何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生怕沟通不好而影响孩子在校受教育。
女儿9月就要开学念一年级了,陈女士现在正等着老师上门家访,相当紧张。“我不知道怎么说,万一说错话,老师会不会对孩子产生坏印象?”陈女士说。
家长在接待老师家访时该说些什么,老师在家访中又会访些啥呢?记者请教了一些接待老师有多年经验的家长和常年进行家访的班主任们。
家长支招:开诚布公聊孩子,也可探讨教育方法
沈先生的儿子晨晨今年上六年级,六年来沈先生接待过很多次家访。“我跟老师聊天,一般是半个多小时,大家面对面,心交心,开诚布公。”沈先生说。
沈先生对儿子的学习有很高的要求,要求他每天在家要预习,因此,“儿子上课活不活跃”是沈先生最关心的。另外,儿子在校的性格表现、上课有没有交头接耳、写作缺点怎么改等等,沈先生也会与老师沟通。
沈先生告诉记者,在家访中得知,儿子每次写《最难忘的一件事》,写得最多的是“踢足球、打篮球”,老师说这反映儿子生活圈窄小,沈先生反思后,决定带儿子扩大生活圈。
杨先生的儿子,今年9月入读学正小学一年级。杨先生告诉记者,他第一次接待学正幼儿园老师家访时,把儿子以前的习惯都讲了一遍,尤其提到喜欢下围棋这个爱好,希望老师能利用儿子这个优势,让儿子尽快与同学融洽起来。
老师建议:家长应多谈孩子兴趣习惯和性格
学正小学一位班主任吴老师告诉记者,学校与家庭环境不同,孩子的表现也不同,老师家访,是为了了解孩子的另一面,家长应真实介绍孩子情况,而老师要换位思考,明白家长苦心。
“家访就是要家长把孩子的优势、不足与老师聊一聊,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引导教育孩子。”吴老师说,每次家访,她会主动了解孩子的爱好、优点、不足、生活习惯,然后与家长商讨教育方式。吴老师说:“班里曾有一名成绩不尽人意的孩子,家访时却主动邀请我进门,给我倒水,还给我拿了一个靠枕,说沙发太硬,垫着会舒服些。这些关心人的小细节,让我对这个孩子的学习有了信心。”
学林小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家访中发现,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会比较含蓄,担心说孩子的不足影响孩子在老师心中的印象,说优点会让老师觉得家长浮夸。其实,老师非常愿意和家长交流,家长不要有顾虑,要有积极的心态,主动出击,让老师了解孩子的兴趣、习惯、性格等,有利于学校教育。”
下沙一小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她在家访中,会结合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问问孩子父母“每天放学回家,孩子有没有跟你说什么”,如果家庭有影响孩子学习的问题,她会深入了解、劝导,避免影响到孩子。
家访:老师会关注阅读情况和家庭教育
学正小学一位班主任刘老师,已经开始对全班37名学生进行家访。每天下午,刘老师会去约好的家庭家访,一天走三四户,到晚上9点半结束。
目前,刘老师已经访问了十户家庭。在这些家庭中,刘老师对学生小羽的印象最为深刻,“他的房间有一面墙全是书,毛估估有四五百本。”刘老师回忆。
小羽的父亲告诉刘老师,为了给孩子营造阅读氛围,他特意把书架摆在孩子的房间里。书架上更多的是适合成人阅读的书籍,也有一些是给小羽读的书。小羽指了指两个摆放着绘本的格子告诉刘老师:“我喜欢看绘本,要是自己的书看完了,也会看爸爸看过的国学书。”
“有些孩子喜欢音乐,客厅摆着架子鼓等乐器,有些孩子喜欢阅读,像小羽这样的。但也有些孩子,没有爱好,也没有一个专门学习的场所。”刘老师说。
刘老师建议,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最好能给孩子开辟一个专门的场所发展孩子的特长。入读小学后,能有一张专门的书桌或一个专门的阅读房间,对孩子的学业更有益。
李老师是下沙二小的班主任,通过前两天的家长会和家访,他对一个叫小杨的学生印象深刻。
小杨的父母都在外地做生意,那两次与孩子有关的重要活动,妈妈都没落下,特意从外地开车回来,结束后又开车回去,一来一去要五个小时。
李老师说,班级40个孩子,每个家庭对待孩子入学的态度都不一样,他对这位妈妈放下生意陪孩子入学的态度非常认可。
“我去家访时,这位妈妈也刚进家门。她对我说,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可以请爷爷奶奶带,她一周回来看望一次;上小学了,就要自己多花些时间陪,多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培养好的习惯。”李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