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游并重、游以为学的目的,让更多学生在名山大川的游历中增强学识,在历史文化的滋养中锻造品格
时下正值暑期,中小学生成为旅游市场的“主力军”。其中,研学旅行成为今年暑期旅游的大热门,国内名校研学旅行以及历史文化类线路受到家长欢迎。有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未来5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研学游寓学于游、寓教于乐,既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也是一种放松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走向壮丽山河、走进历史文化,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放眼世界,美国有“童子军”活动,让孩子体验野外生存;日本中小学设有特别活动课程,组织学生校外旅行。可以说,旅游作为手段和载体,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在有关出游动机的在线调查中,被调查的父母最主要的动机是趁着放暑假“让孩子出去增长见识”。而教育部等部委公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则明确要求“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根本的指向也是学生的教育。
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在一些机构的逐利冲动之下,研学游也有浮于表面的问题。比如说“学”与“游”的功能错位,一些研学游产品明显“游”大于“学”,部分教育机构打着“游学”的幌子,组织学生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到不同国家的知名学校体验感受,成为传统旅游的“变体”;再比如说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属性错位,一些夏令营、语言培训甚至是国外知名大学体验课程的研学游项目,天价收费已经偏离正常水平,俨然成为“摇钱树”。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可能异化研学游的真正目的,空留下旅游之名,而缺少教育之实。
防止研学游被异化,需要理顺监管机制。开展研学旅行的主体是教育部门和学校。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下有关研学游产品的监管,主要由工商和旅游等部门负责。因此,应该形成各个部门的监管合力,需要教育、旅游、工商等主管部门相关监管措施的进一步加强与细化,防止研学游市场出现“重游轻学”的扭曲和异化。同时,市场因素的不断优化与调节,更离不开广大学生家长的客观认识与理性选择。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期待研学游真正能聚焦学游并重、游以为学的目的,让更多学生在名山大川的游历中增强学识,在历史文化的滋养中锻造品格。
来源:《人民日报》( 2017年08月07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