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世青创新中心”发出招募令,准备选派中国青年参加在德国波恩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大会(简称“第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德语系大三学生何依一直对联合国兴趣浓厚,觉得可以试一试。
她用两个小时写了一篇中、英、德三种语言的自荐信,并阐述了自己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的忧虑,结果引起了组织方的注意,成为6名中国青年学生代表之一。5月7日~14日,何依和团员们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在大会上做起了网络直播。
三语简历
打动联合国大会组织者
今年4月,何依从“世青创新中心”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选派中国青年参加“第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招募令,因为举办地是德国波恩,曾在德国游学两个月的何依觉得十分亲切,联合国的相关大会也充满了神秘。尽管平时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不多,但何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用两个小时在线填写了报名信息。
“(问卷)问可以为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为什么想要参加这个项目?”专业上并不占优势的何依一口气分别用中文、英文、德文写了三封自荐信,主要阐述了自己对气候变化、中国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忧虑。“大概三页纸吧。”何依说,信息表中还特意提到了报名者是否熟练掌握德语。
让何依没有想到的是,当天晚上,组织方“世青创新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进行了回复,表示三封优秀的自荐信让他们注意到了何依,她获得第二轮视频面试的资格。很快,何依就收到了邮件,获得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资格。中国青年代表团另5名成员,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
5月7日~14日,何依和团员们来到了波恩联合国会议中心,这里是德国联邦议会的原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为主会议和周边会议,除了第一场主会议外,议题更为丰富多样的周边会议可以选择性地参加,也拥有更多发言机会。因为对性别平等话题的好奇,何依单独听了一场周边会议,却错失发言机会,很是遗憾。
大会间隙,何依和小伙伴们也紧跟潮流搞起了直播——运用直播软件在会议中心直播了30分钟,向网友们介绍了大会的相关信息。